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5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二、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四、研究的内容与思路 | 第14-15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研究概述 | 第15-21页 |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 第15-16页 |
二、学习方法的分类 | 第16-17页 |
三、数学学习策略的特点 | 第17-19页 |
四、民族地区高中学生学习的特点 | 第19-20页 |
五、壮族地区高中学生学习的特点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调查研究的方法及过程 | 第21-23页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21-22页 |
二、个案访谈法 | 第22页 |
三、案例研究法 | 第22-23页 |
第四章 数据处理结果 | 第23-26页 |
一、问卷基本情况 | 第23页 |
二、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23页 |
三、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23-24页 |
四、性别与总维度、各次维度的差异 | 第24-26页 |
第五章 个案访谈与案例研究 | 第26-31页 |
一、案例一:对学生A数学学习方法的访谈记录 | 第26页 |
二、案例二:对学生B数学学习方法的访谈记录 | 第26-27页 |
三、案例三:对学生C数学学习方法的访谈记录 | 第27-28页 |
四、案例四:对学生D数学学习方法的访谈记录 | 第28页 |
五、以北师大版高一数学教科书必修一中的《系统抽样》教学方案为例 | 第28-31页 |
第六章 研究结果 | 第31-37页 |
一、壮族地区普通高中高一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查结果分析 | 第31页 |
二、壮族地区普通高中高一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调查研究 | 第31-34页 |
(一)壮族地区高中高一学生预习习惯的现状调查 | 第31-32页 |
(二)壮族地区高中高一学生听课习惯的现状调查 | 第32页 |
(三)壮族地区高中高一学生复习习惯的现状调查 | 第32-33页 |
(四)壮族地区高中高一学生课上讨论习惯的现状调查 | 第33页 |
(五)壮族地区高中高一学生解疑习惯的现状调查 | 第33-34页 |
三、壮族地区普通高中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性别调查研究 | 第34页 |
四、壮族地区普通高中高一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低下的原因调查 | 第34-37页 |
(一)学生自身的原因 | 第34-35页 |
(二)环境影响的原因 | 第35-37页 |
第七章 对壮族地区普通高中高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建议 | 第37-47页 |
一、提高壮族地区普通高中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水平 | 第37页 |
二、提高壮族地区普通高中高一学生的数学元认知水平 | 第37-38页 |
(一)教师必须传授正确且全面的数学元认知策略 | 第37页 |
(二)正确指导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监控和反思自身的数学学习过程 | 第37-38页 |
(三)在解题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高效的元认知水平 | 第38页 |
三、重视高一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五个环节的系统指导 | 第38-40页 |
(一)预习 | 第38页 |
(二)听课 | 第38-39页 |
(三)理解 | 第39页 |
(四)解题 | 第39页 |
(五)复习 | 第39-40页 |
四、培养及提高壮族地区普通高中高一学生独立学习习惯和合作学习习惯 | 第40-43页 |
(一)培养学生独立做作业习惯的策略 | 第40页 |
(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习惯的策略 | 第40-42页 |
(三)培养学生良好解疑习惯的策略 | 第42-43页 |
五、实现壮族地区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化发展 | 第43-45页 |
(一)倡导自主化的学习方法 | 第44页 |
(二)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性学习 | 第44-45页 |
(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偶尔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 | 第45页 |
六、壮族地区普通高中高一学生学习策略调查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 | 第45-46页 |
七、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1:壮族地区普通高中高一数学学习策略调查问卷 | 第49-52页 |
附录2:系统抽样导学案 | 第52-55页 |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