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9页 |
第2章 民事公益诉讼概述 | 第9-17页 |
2.1 民事公益诉讼的内涵分析 | 第9-13页 |
2.1.1 公益诉讼的涵义 | 第9-11页 |
2.1.2 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界定及特征 | 第11-12页 |
2.1.3 民事公益诉讼的类型 | 第12-13页 |
2.2 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的区别 | 第13-14页 |
2.2.1 诉讼性质不同 | 第13-14页 |
2.2.2 追究的违法行为不同 | 第14页 |
2.2.3 运用的程序不同 | 第14页 |
2.2.4 救济措施不同 | 第14页 |
2.3 民事公益诉讼的价值 | 第14-17页 |
2.3.1 有效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 第14-15页 |
2.3.2 弥补行政手段对公共利益保护之不足 | 第15页 |
2.3.3 公共政策引导功能 | 第15页 |
2.3.4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 第15-17页 |
第3章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7-22页 |
3.1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现状 | 第17-19页 |
3.1.1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受理范围 | 第17-18页 |
3.1.2 原告资格 | 第18-19页 |
3.2 公益诉讼条款存在的问题 | 第19-22页 |
3.2.1 法律条款内容的不确定性 | 第20页 |
3.2.2 条款缺乏具体的制度规定,可操作性低 | 第20页 |
3.2.3 法律体系不完善 | 第20-22页 |
第4章 域外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考察与启示 | 第22-29页 |
4.1 域外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考察 | 第22-25页 |
4.1.1 英美法系民事公益诉讼的基本模式 | 第22-24页 |
4.1.2 大陆法系民事公益诉讼的基本模式 | 第24-25页 |
4.2 域外公益诉讼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29页 |
4.2.1 两大法系国家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契合点 | 第25-26页 |
4.2.2 域外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29页 |
第5章 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 | 第29-41页 |
5.1 完善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 | 第29-32页 |
5.1.1 防止滥用诉权 | 第29页 |
5.1.2 构建原告激励机制 | 第29-30页 |
5.1.3 诉讼费用的承担 | 第30-31页 |
5.1.4 举证责任分配 | 第31页 |
5.1.5 引入惩罚性赔偿机制 | 第31-32页 |
5.2 逐步扩大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 | 第32-35页 |
5.2.1 污染环境案件 | 第33页 |
5.2.2 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 | 第33-34页 |
5.2.3 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 | 第34页 |
5.2.4 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案件 | 第34-35页 |
5.2.5 食品安全案件 | 第35页 |
5.2.6 其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 | 第35页 |
5.3 扩大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 | 第35-41页 |
5.3.1 检察机关 | 第36-37页 |
5.3.2 行政机关 | 第37-38页 |
5.3.3 社会组织 | 第38-39页 |
5.3.4 公民个人 | 第39-41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