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国外的研究 | 第9-10页 |
·国内的研究 | 第10-12页 |
·研究设计 | 第12-14页 |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人格理论概述 | 第14-22页 |
·人格概念解读 | 第14-15页 |
·国外心理学界关于人格的定义 | 第14页 |
·我国心理学界关于人格的定义 | 第14-15页 |
·健康人格的涵义 | 第15-17页 |
·大学生健康人格 | 第17-22页 |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内涵 | 第17-19页 |
·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特点 | 第19-22页 |
第三章 赣州市本科院校贫困生人格概况与成因分析 | 第22-31页 |
·赣州市及赣州市本科院校概况 | 第22-24页 |
·赣州市概况 | 第22页 |
·赣州市本科院校概况 | 第22-24页 |
·赣州市本科院校贫困生人格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4-28页 |
·访谈及分析 | 第24-25页 |
·量表测试及分析 | 第25-28页 |
·赣州市本科院校贫困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28-31页 |
·社会环境的影响 | 第28-29页 |
·家庭因素的影响 | 第29页 |
·学校因素的影响 | 第29-30页 |
·自身因素的影响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促进赣州市本科院校贫困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1-38页 |
·政府层面 | 第31-33页 |
·发展区域经济,消除贫困和控制人口增长 | 第31页 |
·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 | 第31-32页 |
·建立健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 第32页 |
·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完善助学贷款制度 | 第32-33页 |
·学校层面 | 第33-35页 |
·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 第33页 |
·完善贫困生综合资助体系 | 第33-34页 |
·健全校内心理健康干预机制 | 第34-35页 |
·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环境 | 第35页 |
·贫困大学生层面 | 第35-38页 |
·正确的自我认知 | 第36页 |
·正向的自我体验 | 第36页 |
·合理的自我控制 | 第36-38页 |
结束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