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30页 |
1.1 双语和双方言的定义及分类 | 第9-10页 |
1.2 普通话和粤语差异 | 第10-11页 |
1.3 双语转换研究概述 | 第11-14页 |
1.3.1 双语转换概述 | 第11-12页 |
1.3.2 双语理解转换和双语产生转换 | 第12-14页 |
1.4 双语理解转换研究概述 | 第14-24页 |
1.4.1 双语理解转换的研究范式 | 第14-17页 |
1.4.2 双语理解转换的影响因素 | 第17-19页 |
1.4.3 双语理解转换机制相关理论 | 第19-22页 |
1.4.4 语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研究概述 | 第22-24页 |
1.5 双方言转换研究概述 | 第24页 |
1.6 ERP主要成分及双语理解转换的ERP研究 | 第24-26页 |
1.6.1 ERP主要成分 | 第24-25页 |
1.6.2 双语理解转换的ERP研究 | 第25-26页 |
1.7 以往研究总结 | 第26-28页 |
1.8 问题提出 | 第28-30页 |
1.8.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8-29页 |
1.8.2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2 实验一非熟练普粤双方言者对视觉词语言理解转换的ERP研究 | 第30-43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30-3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2.2.1 被试 | 第31-32页 |
2.2.2 实验设计 | 第32页 |
2.2.3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2.2.4 实验程序 | 第32-33页 |
2.2.5 脑电记录 | 第33页 |
2.3 数据分析及结果 | 第33-40页 |
2.3.1 行为数据 | 第34-37页 |
2.3.2 脑电数据 | 第37-40页 |
2.4 讨论 | 第40-43页 |
3 实验二非熟练普粤双方言者对听觉词语言理解转换的ERP研究 | 第43-53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43-44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44-46页 |
3.2.1 被试 | 第44-45页 |
3.2.2 实验设计 | 第45页 |
3.2.3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3.2.4 实验程序 | 第45页 |
3.2.5 脑电记录 | 第45-46页 |
3.3 数据分析及结果 | 第46-51页 |
3.3.1 行为数据 | 第46-48页 |
3.3.2 脑电数据 | 第48-51页 |
3.4 讨论 | 第51-53页 |
4 总讨论 | 第53-57页 |
4.1 双言理解转换中非目标语言的激活 | 第53-54页 |
4.2 词形相似性对非目标语言激活的影响 | 第54-57页 |
5 结论 | 第57-58页 |
6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58-59页 |
6.1 创新 | 第58页 |
6.2 不足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附录 | 第67-70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