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公共建筑屋顶生产性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1.1 城市对生态的渴望第10-11页
        1.1.2 城市人对健康生活的渴求第11页
        1.1.3 城市绿地形式的多元需求第11-12页
        1.1.4 城市农业的快速发展第12-13页
    1.2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页
        1.3.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4.1 国外研究概况第15-16页
        1.4.2 国内研究概况第16-18页
    1.5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6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从屋顶花园到屋顶农园的发展演变第20-30页
    2.1 相关概念解读第20-23页
        2.1.1 都市农业第20-21页
        2.1.2 城市生产性景观第21-22页
        2.1.3 屋顶花园第22页
        2.1.4 屋顶农园第22-23页
        2.1.5 公共建筑(public building)第23页
        2.1.6 公共建筑屋顶生产性景观第23页
    2.2 城市生产性景观起源与发展第23-24页
        2.2.1 起源第23-24页
        2.2.2 理论基础第24页
        2.2.3 发展现状第24页
    2.3 从屋顶花园到屋顶农园的转变第24-26页
        2.3.1 转变背景第24-25页
        2.3.2 转变模式第25-26页
    2.4 公共建筑屋顶生产性景观的类型第26-28页
        2.4.1 商业型第26页
        2.4.2 商务型第26-27页
        2.4.3 公益型第27页
        2.4.4 教育型第27-28页
    2.5 公共建筑屋顶生产性景观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8-30页
        2.5.1 发展现状第28页
        2.5.2 存在问题第28-30页
第三章 公共建筑屋顶生产性景观构建基础第30-40页
    3.1 典型案例分析第30-35页
        3.1.1 盖瑞康莫尔屋顶花园第30-31页
        3.1.2 布鲁克林农场(Brooklyn Grange)第31-32页
        3.1.3 东京轨道交通Ogikubo站屋顶菜园第32-33页
        3.1.4 上海凯德购物中心屋顶农庄第33页
        3.1.5 南京水游城“魔豆天空”第33-35页
    3.2 公共建筑屋顶生产性景观的特点第35-36页
        3.2.1 公共性第35页
        3.2.2 复合性第35页
        3.2.3 特殊性第35页
        3.2.4 专业性第35-36页
    3.3 公共建筑屋顶生产性景观的功能作用第36-37页
        3.3.1 生态效益第36页
        3.3.2 社会效益第36页
        3.3.3 环境效益第36页
        3.3.4 生产效益第36页
        3.3.5 经济效益第36-37页
    3.4 公共建筑屋顶生产性景观的构成要素第37-39页
        3.4.1 植物第37-38页
        3.4.2 构筑物第38页
        3.4.3 铺装第38页
        3.4.4 水景第38-39页
    3.5 公共建筑屋顶生产性景观的空间构成第39-40页
        3.5.1 种植空间第39页
        3.5.2 交通空间第39页
        3.5.3 交流休闲空间第39-40页
第四章 公共建筑屋顶生产性景观设计探讨第40-50页
    4.1 公共建筑屋顶生产性景观的设计原则第40-41页
        4.1.1 以人为本原则第40-41页
        4.1.2 参与性原则第41页
        4.1.3 生态性原则第41页
        4.1.4 科学性原则第41页
    4.2 空间设计第41-43页
        4.2.1 空间类型第41-42页
        4.2.2 平面形式第42页
        4.2.3 空间序列组织第42-43页
    4.3 绿化设计第43-46页
        4.3.1 植物生长环境特点第43-44页
        4.3.2 农业植物选择第44-45页
        4.3.3 景观植物选择第45-46页
    4.4 道路铺装设计第46-48页
        4.4.1 材料选择第46-48页
        4.4.2 组合形式第48页
    4.5 景观小品设计第48-50页
        4.5.1 设施小品设计第48-49页
        4.5.2 装饰小品设计第49页
        4.5.3 水景设计第49-50页
第五章 公共建筑屋顶生产性景观配套技术支撑第50-60页
    5.1 轻量化技术第50-51页
        5.1.1 轻量化基质第51页
        5.1.2 减少屋顶荷载的方法第51页
    5.2 植物栽培技术第51-56页
        5.2.1 模块化种植第51-52页
        5.2.2 新型科技种植第52-53页
        5.2.3 实用性植物选择第53-56页
    5.3 灌溉及防渗第56-58页
        5.3.1 灌溉第56-57页
        5.3.2 防渗漏第57-58页
    5.4 防风第58页
    5.5 节能环保新工艺第58-60页
        5.5.1 新材料新工艺第58页
        5.5.2 废物循环利用第58-59页
        5.5.3 雨水循环利用第59-60页
第六章 实践应用与总结第60-68页
    6.1 公共建筑屋顶生产性景观设计在南京晓庄学院附属中学科普农园中的应用第60-66页
        6.1.1 项目概况第60-61页
        6.1.2 设计目标和原则第61页
        6.1.3 设计内容第61-64页
        6.1.4 运营模式设定第64页
        6.1.5 技术支撑第64-66页
    6.2 研究总结第66-68页
        6.2.1 理论研究第66-67页
        6.2.2 实践研究第67页
        6.2.3 思考与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与FIDIC合同比较研究
下一篇:实时混合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与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