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2.1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2.2 土壤水溶性有机氮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2.3 土壤微生物量碳的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2.4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2.5 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21-24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21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3.2.1 样地设置 | 第21-22页 |
3.2.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22页 |
3.2.3 土壤样品的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3.3 数据分析 | 第23页 |
3.4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4-42页 |
4.1 土壤pH值的变化特征 | 第24-25页 |
4.2 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25-26页 |
4.3 土壤全氮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26-27页 |
4.4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27-29页 |
4.5 土壤水溶性有机氮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29-30页 |
4.6 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30-31页 |
4.7 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31-32页 |
4.8 土壤pH值和碳氮养分的年平均值 | 第32-35页 |
4.9 土壤碳、氮比的变化特征 | 第35-40页 |
4.9.1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百分比 | 第35页 |
4.9.2 土壤水溶性有机氮占土壤全氮百分比 | 第35-36页 |
4.9.3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氮比 | 第36-37页 |
4.9.4 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百分比 | 第37-38页 |
4.9.5 土壤微生物量氮占土壤全氮百分比 | 第38-39页 |
4.9.6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的变化特征 | 第39-40页 |
4.10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氮和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pH、有机碳、全氮的相关关系 | 第40-42页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第42-52页 |
5.1 讨论 | 第42-50页 |
5.1.1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 第42-43页 |
5.1.2 土壤水溶性有机氮的变化特征 | 第43-44页 |
5.1.3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特征 | 第44-46页 |
5.1.4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及微生物量碳、氮与土壤总有机碳、全氮的相关性分析 | 第46页 |
5.1.5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与微生物量碳、氮的关系 | 第46-47页 |
5.1.6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占土壤总有机碳百分比的变化特征 | 第47页 |
5.1.7 土壤水溶性有机氮占全氮百分比的变化特征 | 第47-48页 |
5.1.8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氮比的变化特征 | 第48页 |
5.1.9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的变化特征 | 第48-49页 |
5.1.10 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变化的探究 | 第49-50页 |
5.2 结论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