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基于CA/MAS的城市三维空间扩展及动态模拟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城市空间扩展测度方法的研究进展第9-10页
        1.2.2 城市空间扩展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第10-12页
        1.2.3 现有研究述评第12-13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3-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15页
2 城市三维空间扩展的测度方法第15-20页
    2.1 城市建筑高度与体积第15页
    2.2 城市三维标准化紧凑度第15-19页
        2.2.1 标准化紧凑度模型第15-16页
        2.2.2 三维标准化紧凑度模型的构建第16-18页
        2.2.3 模型对时空尺度变换的响应第18-19页
    2.3 城市三维空间扩展强度第19-20页
3 城市三维空间扩展的模拟模型第20-28页
    3.1 基于约束Logistic回归的CA模型第21-25页
        3.1.1 元胞自动机(CA)第21-22页
        3.1.2 约束Logistic回归分析第22-24页
        3.1.3 约束Logistic-CA模型的组成第24-25页
    3.2 基于MAS的居住需求模型第25-28页
        3.2.1 多智能体系统(MAS)第25页
        3.2.2 基于MAS的居住需求模型的组成第25-28页
4 研究区与数据第28-37页
    4.1 研究区概况第28-29页
        4.1.1 自然环境概况第28-29页
        4.1.2 社会经济概况第29页
    4.2 数据获取与处理第29-37页
        4.2.1 网络开放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第31-35页
        4.2.2 三维建筑物数据提取第35-37页
5 城市三维空间扩展研究第37-51页
    5.1 城市三维空间扩展特征分析第37-42页
        5.1.1 城市建筑高度与体积变化分析第37-40页
        5.1.2 城市三维标准化紧凑度分析第40-42页
        5.1.3 城市三维空间扩展强度分析第42页
    5.2 城市三维空间扩展动态模拟第42-51页
        5.2.1 城市三维空间扩展模型的实现第42-47页
        5.2.2 模型的检验与预测第47-5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6.1 结论第51-52页
    6.2 创新点第52页
    6.3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30年开都—孔雀河流域绿洲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研究
下一篇: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水溶性有机碳、氮和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