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0页 |
一、研究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理论的意义 | 第8-14页 |
二、主要结构与方法 | 第14-18页 |
三、创新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霍克海默的文化理论 | 第20-30页 |
一、文化与文明 | 第21-24页 |
二、启蒙与神话 | 第24-26页 |
三、理性与非理性 | 第26-30页 |
第三章 阿多诺的文化理论 | 第30-51页 |
一、文化与管理 | 第31-36页 |
二、“文化工业”与艺术的堕落 | 第36-41页 |
三、“反犹主义”的两重根源 | 第41-47页 |
四、音乐批评:勋伯格与斯特拉文斯基 | 第47-51页 |
第四章 本雅明的文化理论 | 第51-69页 |
一、《歌德的<亲合力>》:文学批评与救赎文化 | 第52-59页 |
二、《单向街》:文化批判的万花筒 | 第59-64页 |
三、《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艺术在现代文化中的发展倾向 | 第64-69页 |
第五章 哈贝马斯的文化理论 | 第69-76页 |
一、文化与交往 | 第69-71页 |
二、两种“大众文化” | 第71-73页 |
三、对“大众文化理论”的批判 | 第73-76页 |
第六章 霍耐特的文化理论 | 第76-82页 |
一、承认理论 | 第77-79页 |
二、承认与文化 | 第79-82页 |
第七章 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 | 第82-110页 |
一、法兰克福学派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 第82-90页 |
二、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法兰克福学派 | 第90-94页 |
三、近年电影的大众文化批判 | 第94-110页 |
结语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8页 |
中文文献 | 第112-115页 |
外文文献 | 第115-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