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庄河市行政服务的公众满意度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行政服务 | 第15页 |
2.1.2 满意度 | 第15-16页 |
2.1.3 服务型政府 | 第1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6-17页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7-18页 |
2.2.3 重要性—满意程度分析 | 第18-19页 |
2.2.4 服务质量模型 | 第19-20页 |
2.3 文献综述 | 第20-25页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20-22页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2-25页 |
3 问卷设计 | 第25-34页 |
3.1 行政服务基本内容 | 第25-26页 |
3.2 问卷指标体系设计 | 第26-29页 |
3.2.1 服务满意度评价维度 | 第26-27页 |
3.2.2 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 | 第27-29页 |
3.3 问卷的测试 | 第29-34页 |
3.3.1 效度分析 | 第30-33页 |
3.3.2 信度分析 | 第33-34页 |
4 实证分析 | 第34-52页 |
4.1 样本信息数据分析 | 第34-43页 |
4.1.1 基本信息的分析 | 第34-37页 |
4.1.2 指标的描述性统计 | 第37-40页 |
4.1.3 实际满意度维度指标数据分析 | 第40-41页 |
4.1.4 期望满意度维度指标数据分析 | 第41-43页 |
4.2 实际与期望服务满意度差异分析 | 第43-47页 |
4.2.1 确定维度权重 | 第43-45页 |
4.2.2 差异计算 | 第45-47页 |
4.3 指标满意度优劣分析 | 第47-52页 |
4.3.1 重要性——表现程度分析 | 第47-49页 |
4.3.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49-52页 |
5 结论与对策 | 第52-5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5.2 对策与建议 | 第52-54页 |
5.2.1 强化行政人员服务意识 | 第52-53页 |
5.2.2 完善行政人员绩效管理 | 第53页 |
5.2.3 提升软硬件的服务环境 | 第53页 |
5.2.4 引入公众评价监督机制 | 第53-54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