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基本内容 | 第17-18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8页 |
1.4.2 比较分析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解析 | 第19-24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19-20页 |
2.1.1 EAP和公务员EAP | 第19-20页 |
2.1.2 职业倦怠 | 第20页 |
2.2 理论解析 | 第20-23页 |
2.2.1 人本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压力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2.2.3 胜任力理论 | 第22-23页 |
2.3 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当前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4-30页 |
3.1 当前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概况 | 第24-25页 |
3.2 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5-29页 |
3.2.1 公务员职业倦怠产生的个人原因 | 第25-27页 |
3.2.2 公务员职业倦怠产生的组织原因 | 第27-28页 |
3.2.3 公务员职业倦怠产生的社会原因 | 第28-29页 |
3.3 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EAP在应对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中的适用性分析 | 第30-34页 |
4.1 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 第30-31页 |
4.2 人本管理思想的推动 | 第31页 |
4.3 胜任素质模型的要求 | 第31-32页 |
4.4 组织的推动 | 第32-33页 |
4.5 小结 | 第33-34页 |
第5章 西方国家防治公务员职业倦怠的EAP项目及启示 | 第34-38页 |
5.1 西方防治公务员工作倦怠的EAP项目简介 | 第34-35页 |
5.2 西方公务员EAP项目对我国的启示 | 第35-37页 |
5.2.1 公务员EAP对应对职业倦怠有积极作用 | 第35-36页 |
5.2.2 公务员EAP的服务内容和运行模式仍有待完善 | 第36页 |
5.2.3 EAP服务与新技术融合是大势所趋 | 第36-37页 |
5.3 小结 | 第37-38页 |
第6章 EAP在应对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问题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 第38-52页 |
6.1 构建我国本土化的公务员EAP运行模式 | 第38-44页 |
6.1.1 四种EAP通用模式的优劣分析 | 第38-42页 |
6.1.2 我国本土化的公务员EAP运行模式的构建 | 第42-44页 |
6.2 建立新技术支持下的防治公务员职业倦怠的EAP干预体系 | 第44-51页 |
6.2.1 我国公务员EAP体系的方案设计 | 第44-49页 |
6.2.2 我国公务员EAP的三级干预体系 | 第49-51页 |
6.3 小结 | 第51-52页 |
第7章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