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序言 | 第11-21页 |
1.1 造血干细胞概述 | 第11-14页 |
1.1.1 造血干细胞的发育 | 第11-12页 |
1.1.2 造血干细胞的分离与纯化 | 第12-13页 |
1.1.3 造血干细胞的谱系分化 | 第13-14页 |
1.2 小鼠胎肝造血干细胞发育 | 第14-21页 |
1.2.1 胎肝微环境的组成和功能 | 第14-16页 |
1.2.2 胎肝造血干细胞增殖调控 | 第16-18页 |
1.2.3 细胞周期蛋白参与胎肝造血干细胞的增殖调控 | 第18-19页 |
1.2.4 BLOS2蛋白参与造血干细胞的增殖调控 | 第19-21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33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21页 |
2.2 实验试剂与耗材 | 第21-22页 |
2.2.1 流式抗体 | 第21-22页 |
2.2.2 免疫荧光抗体 | 第22页 |
2.2.3 试剂 | 第22页 |
2.2.4 耗材 | 第22页 |
2.3 细胞系的复苏、传代与冻存 | 第22-23页 |
2.4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基因型鉴定 | 第23-25页 |
2.4.1 鼠尾裂解液的配制 | 第23页 |
2.4.2 鼠尾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3-24页 |
2.4.3 基因型鉴定 | 第24-25页 |
2.5 小鼠胎肝的获取以及单细胞的制备 | 第25页 |
2.6 流式分选获取特定的细胞群体 | 第25-26页 |
2.6.1 表面抗体依赖的流式分选 | 第25-26页 |
2.6.2 不同细胞周期状态的造血干细胞的流式分选 | 第26页 |
2.7 体外克隆形成实验 | 第26页 |
2.8 脾结节形成实验 | 第26-27页 |
2.9 造血干细胞长期移植实验 | 第27-28页 |
2.10 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ivereal-timePCR,qRT-PCR) | 第28-30页 |
2.10.1 组织细胞总RNA的提取 | 第28页 |
2.10.2 微量细胞总RNA的提取 | 第28-29页 |
2.10.3 反转录 | 第29-30页 |
2.10.4 荧光实时定量PCR | 第30页 |
2.11 石蜡包埋 | 第30-31页 |
2.11.1 包埋前处理 | 第30-31页 |
2.11.2 包埋步骤 | 第31页 |
2.12 冷冻包埋 | 第31-32页 |
2.12.1 包埋前处理 | 第31页 |
2.12.2 包埋步骤 | 第31-32页 |
2.13 免疫荧光实验 | 第32-33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33-47页 |
3.1 胎肝中造血干细胞的分布 | 第33-37页 |
3.2 胎肝微环境维持造血干细胞的增殖 | 第37-39页 |
3.3 不同细胞周期状态的造血干细胞生物学功能的比较 | 第39-43页 |
3.3.1 G0期造血干细胞具备较强的体外克隆形成能力 | 第39-40页 |
3.3.2 G0期造血干细胞具备较强的脾结节形成能力 | 第40页 |
3.3.3 G0期造血干细胞具备较强的移植重建能力 | 第40-43页 |
3.4 BLOS2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调控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 第43-47页 |
3.4.1 表型分析 | 第43-44页 |
3.4.2 机制研究 | 第44-47页 |
第4章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附录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