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复习学案”在初三化学一轮复习中的应用研究--以《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学案》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10-20页
    1.1 研究起源第10-11页
        1.1.1 新课改的需要第10页
        1.1.2 初三化学复习的需要第10-11页
        1.1.3 学案自身的优势第11页
    1.2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3 研究意义第12页
        1.3.1 理论意义第12页
        1.3.2 实践意义第12页
    1.4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5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1 文献研究法第13页
        1.5.2 问卷调查法第13页
        1.5.3 访谈法第13页
        1.5.4 观察法第13-14页
        1.5.5 实验研究法第14页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6.1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7页
        1.6.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7 相关概念界定第18-20页
        1.7.1 学案的界定第18页
        1.7.2 复习学案第18-20页
第2章 关于学案理论概述第20-28页
    2.1 学案的理论依据第20-21页
        2.1.1 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第20页
        2.1.2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第20页
        2.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0-21页
    2.2 学案的内涵第21-23页
        2.2.1 学案的内涵第21-22页
        2.2.2 学案与教案的不同内涵第22-23页
    2.3 学案的功能第23-25页
        2.3.1 贯彻新课改理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23-24页
        2.3.2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第24页
        2.3.3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第24页
        2.3.4 附属功能第24-25页
    2.4 学案编制原则第25-27页
        2.4.1 主体性原则第25页
        2.4.2 引导性原则第25-26页
        2.4.3 探究性原则第26页
        2.4.4 适切性原则第26-27页
    2.5 学案的任务第27-28页
第3章 目前学案在编制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第28-36页
    3.1 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第28-30页
    3.2 学案编制存在的问题第30-33页
        3.2.1 缺乏明确有效的理论基础,缺乏科学的编制项目第30-31页
        3.2.2 学案究竟由谁来设计存在较大分歧第31-32页
        3.2.3 学案加重教师工作负担,借用学案现象明显第32页
        3.2.4 缺乏层次性,且较难突破第32-33页
    3.3 学案使用存在的问题第33-36页
        3.3.1 降低了学生的听课兴趣第33页
        3.3.2. 不利于提升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第33页
        3.3.3 教师在使用学案时并没很好地体现导学性第33-34页
        3.3.4 部分学生丢弃了记笔记的好习惯第34页
        3.3.5 抢占学生课外时间第34页
        3.3.6 小组合作落实不够完善第34-35页
        3.3.7 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第35-36页
第4章 复习学案的编制第36-44页
    4.1 复习学案设计的指导思想第36页
    4.2 复习学案编制项目第36-44页
        4.2.1 激励性小贴士第36页
        4.2.2 课标解读第36-37页
        4.2.3 考试大纲考点解析第37-38页
        4.2.4 学习目标,重难点设计第38页
        4.2.5 学法指导第38-39页
        4.2.6 课前预习第39页
        4.2.7 问题的设计第39-40页
        4.2.8 知识网络的建构第40-41页
        4.2.9 典型例题解析第41页
        4.2.10 课堂检测第41-42页
        4.2.11 精选课后习题,实现增效减负第42页
        4.2.12 课外延伸第42-44页
第5章 “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学案”应用研究第44-54页
    5.1 《碳和碳的化合物》复习现状,特点分析第44-45页
    5.2 复习学案的使用第45-47页
        5.2.1 复习学案的使用时机第45-46页
        5.2.2 利用小组合作使用复习学案第46-47页
        5.2.3 复习学案的讲评第47页
    5.3 学生使用复习学案学习效果测评第47-54页
        5.3.1 访谈结果分析第47-48页
        5.3.2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第48页
        5.3.3 学生绘制概念图分析第48-54页
第6章 研究结论、成果与反思第54-56页
    6.1 研究结论第54页
        6.1.1 “复习学案”有利于转变传统复习方式,提高复习效率第54页
        6.1.2 “复习学案”能有效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结构的建构第54页
    6.2 研究成果第54-55页
        6.2.1 对“复习学案”理论基础,编制和使用做了系统研究第54-55页
        6.2.2 本研究能为一线教师提供一个利用学案复习的范本第55页
    6.3 研究反思第55-56页
        6.3.1 学案研究仍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第55页
        6.3.2 实验研究时间过短,研究方法缺乏科学性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1第60-62页
附录2第62-63页
附录3第63-74页
致谢第74-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维导图在普通高中数学高考复习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初中生物探究式学习的学生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