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方法、内容框架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内容框架 | 第16页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概念概述和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概念概述 | 第18-21页 |
2.1.1 低碳经济 | 第18页 |
2.1.2 低碳融资 | 第18-19页 |
2.1.3 低碳上市公司的界定 | 第19页 |
2.1.4 融资结构 | 第19-20页 |
2.1.5 经营绩效 | 第20-21页 |
2.2 低碳融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2.1 基础产业资本形成理论 | 第21页 |
2.2.2 公共物品和外部性 | 第21-22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2页 |
2.2.4 低碳经济理论 | 第22页 |
2.3 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相关理论 | 第22-26页 |
2.3.1 MM理论及其修正 | 第22-23页 |
2.3.2 权衡理论 | 第23页 |
2.3.3 优序融资理论 | 第23-24页 |
2.3.4 代理成本理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低碳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绩效现状分析 | 第26-36页 |
3.1 低碳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 | 第26-28页 |
3.1.1 低碳上市公司数量分析 | 第26-27页 |
3.1.2 低碳上市公司地域分析 | 第27-28页 |
3.1.3 低碳上市公司产业分析 | 第28页 |
3.2 低碳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现状分析 | 第28-30页 |
3.2.1 净资产收益率 | 第28-29页 |
3.2.2 每股收益 | 第29-30页 |
3.2.3 净利润增长率 | 第30页 |
3.3 低碳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分析 | 第30-34页 |
3.3.1 低碳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分析 | 第31-34页 |
3.3.2 低碳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结构分析 | 第34页 |
3.4 低碳上市公司不同融资结构下的公司绩效 | 第34-36页 |
第四章 低碳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36-50页 |
4.1 研究设计 | 第36-38页 |
4.1.1 研究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6页 |
4.1.2 研究假设 | 第36-37页 |
4.1.3 变量设计 | 第37-38页 |
4.2 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的描述性统计 | 第38-41页 |
4.2.1 融资结构的描述性统计 | 第38-41页 |
4.2.2 样本经营绩效的描述性统计 | 第41页 |
4.3 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2页 |
4.4 实证分析 | 第42-48页 |
4.4.1 实证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4.4.2 实证分析及检验 | 第43-48页 |
4.5 实证研究结论与分析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0-55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5.1.1 低碳上市公司成长能力不够强 | 第50页 |
5.1.2 低碳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有待优化 | 第50-51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1-53页 |
5.2.1 动态管理融资,优化融资结构 | 第51页 |
5.2.2 积极拓宽传统投融资渠道 | 第51-52页 |
5.2.3 完善公司内部与政策性融资机制 | 第52-53页 |
5.2.4 逐步完善我国低碳投融资体系 | 第53页 |
5.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第53-55页 |
5.3.1 研究局限性 | 第53-54页 |
5.3.2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附表样本公司名录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