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关于教育评价和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1-22页 |
1.2.1 国内外关于教育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教育评价的概念 | 第12-15页 |
1.2.3 国内外关于教学评价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20-2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4-31页 |
2.1 评价和管理的关系 | 第24-27页 |
2.1.1 管理的主要内容 | 第24-27页 |
2.1.2 关于评价和管理的关系的描述 | 第27页 |
2.2 激励理论综述 | 第27-31页 |
2.2.1 激励的定义 | 第27-28页 |
2.2.2 需要理论 | 第28-31页 |
第三章 苏发努冯大学教育学院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及问题 | 第31-46页 |
3.1 苏发努冯大学教育学院的简介 | 第31-33页 |
3.2 苏发努冯大学教育学院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 | 第33-35页 |
3.2.1 未建立自己的课堂评价指标体系 | 第33-34页 |
3.2.2 引进了一套本科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但还未开始应用 | 第34-35页 |
3.3 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45页 |
3.3.1 课堂教学评价目标不够明确 | 第35-43页 |
3.3.2 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和客体不够明确 | 第43-44页 |
3.3.3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苏发努冯大学教育学院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6-59页 |
4.1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第46-49页 |
4.1.1 目标 | 第46-48页 |
4.1.2 原则 | 第48-49页 |
4.2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49-52页 |
4.2.1 判断矩阵的基本结构 | 第50-51页 |
4.2.2 完全一致性判断矩阵的构造 | 第51页 |
4.2.3 判断矩阵的估值调整与一致性检验 | 第51-52页 |
4.3 苏发努冯大学教育学院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和方法确定 | 第52-57页 |
4.3.1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选取 | 第52-56页 |
4.3.2 苏发努冯大学教育学院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程序 | 第56-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五章 苏发努冯大学教育学院课堂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 | 第59-76页 |
5.1 数据来源和依据 | 第59页 |
5.2 构建评价指标层次结构 | 第59-61页 |
5.3 构造判断矩阵 | 第61-72页 |
5.3.1 判断矩阵工作流程 | 第61-62页 |
5.3.2 构造判断矩阵 | 第62-64页 |
5.3.3 计算权重向量 | 第64-66页 |
5.3.4 一致性检验 | 第66-69页 |
5.3.5 整体一致性检验 | 第69-72页 |
5.4 实际效果检验 | 第72-75页 |
5.5 总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第76-81页 |
6.1 结论 | 第76-79页 |
6.2 不足之处 | 第79-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件 | 第86-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