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有机磁性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1.1.1 纯有机磁性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1.1.1 含自由基磁性高分子 | 第14-16页 |
1.1.1.2 含富勒烯有机磁体 | 第16页 |
1.1.1.3 热解聚丙烯腈 | 第16页 |
1.1.2 含金属的有机磁性材料 | 第16-21页 |
1.1.2.1 含金属的有机磁性材料发展概况 | 第16-17页 |
1.1.2.2 电荷转移络合物有机金属磁体 | 第17-18页 |
1.1.2.3 高分子金属螯合物磁性材料 | 第18页 |
1.1.2.4 金属离子组成的有机磁体 | 第18-19页 |
1.1.2.5 金属离子和自由基组成的有机磁体 | 第19-20页 |
1.1.2.6 特殊的有机/无机夹层磁体 | 第20页 |
1.1.2.7 导电金属有机磁体 | 第20-21页 |
1.2 二茂铁系功能材料研究 | 第21-23页 |
1.2.1 二茂铁的基本物化性能 | 第21-22页 |
1.2.2 二茂铁基液晶化合物 | 第22页 |
1.2.3 二茂铁磁性材料 | 第22-23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第23-25页 |
第二章 二茂铁有机磁性材料的制备及相关性能研究 | 第25-45页 |
2.1 引言 | 第25-26页 |
2.2 实验原料和测试仪器 | 第26-27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6页 |
2.2.2 测试仪器 | 第26-27页 |
2.2.2.1 形貌表征 | 第26页 |
2.2.2.2 傅里叶红外分析(FTIR) | 第26页 |
2.2.2.3 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DSC) | 第26页 |
2.2.2.4 热失重分析(TGA) | 第26页 |
2.2.2.5 样品磁性能测试(VSM) | 第26页 |
2.2.2.6 微波电磁性能测试 | 第26-27页 |
2.2.2.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UV-Vis) | 第27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27-28页 |
2.3.1 含二茂铁-双端基邻苯二甲腈-苯并噁嗪单体的制备 | 第27页 |
2.3.2 含二茂铁-双端基邻苯二甲腈-苯并噁嗪磁性树脂(FOM)的制备 | 第27-28页 |
2.3.3 FPNBZ预聚物的制备 | 第28页 |
2.3.4 高温处理FOM样品的制备 | 第28页 |
2.3.5 FOM分子团簇及磁性薄膜的制备 | 第28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8-44页 |
2.4.1 FOM的结构表征、磁性机理和电磁微波参数研究 | 第28-34页 |
2.4.1.1 FOM的结构表征 | 第28-30页 |
2.4.1.2 FOM的磁性研究和磁性机理分析 | 第30-32页 |
2.4.1.3 FOM的电磁参数研究 | 第32-34页 |
2.4.2 高温处理对二茂铁磁体性能的影响 | 第34-39页 |
2.4.3 FOM的分子团簇及磁性薄膜性能研究 | 第39-4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稀土金属掺杂及金属酞菁环对二茂铁有机磁体性能影响研究 | 第45-65页 |
3.1 引言 | 第45-46页 |
3.2 实验原料和测试仪器 | 第46-47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46页 |
3.2.2 测试仪器 | 第46-47页 |
3.2.2.1 元素含量分析 | 第46页 |
3.2.2.2 傅里叶红外分析(FTIR) | 第46页 |
3.2.2.3 热失重分析(TGA) | 第46页 |
3.2.2.4 样品磁性能测试(VSM) | 第46页 |
3.2.2.5 微波电磁性能测试 | 第46-47页 |
3.2.2.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UV-Vis) | 第47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47页 |
3.3.1 Eu_2O_3掺杂二茂铁有机磁体样品的制备 | 第47页 |
3.3.2 含金属酞菁环的二茂铁有机磁体样品的制备 | 第47页 |
3.4 结果和讨论 | 第47-64页 |
3.4.1 Eu_2O_3掺杂二茂铁有机磁体样品(Eu-FOM)的表征和电磁性能 | 第47-50页 |
3.4.2 含酞菁铜的二茂铁有机磁体(CuPc-FOM)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0-55页 |
3.4.3 含酞菁钴的二茂铁有机磁体(CoPc-FOM)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5-60页 |
3.4.4 含酞菁镍的二茂铁有机磁体(NiPc-FOM)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60-64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64-65页 |
第四章 二茂铁基有机磁体/四氧化三铁纳米复合磁性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第65-85页 |
4.1 引言 | 第65-66页 |
4.2 实验原料和测试仪器 | 第66-67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66页 |
4.2.2 测试仪器 | 第66-67页 |
4.2.2.1 形貌表征 | 第66页 |
4.2.2.2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66页 |
4.2.2.3 热失重分析(TGA) | 第66页 |
4.2.2.4 样品磁性能测试(VSM) | 第66页 |
4.2.2.5 微波电磁性能测试 | 第66-67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67页 |
4.3.1 FOM/Fe_3O_4杂化微球的制备 | 第67页 |
4.3.2 CuPc-FOM/Fe_3O_4杂化微球的制备 | 第67页 |
4.3.3 CoPc-FOM/Fe_3O_4杂化微球的制备 | 第67页 |
4.3.4 NiPc-FOM/Fe3O4杂化微球的制备 | 第67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67-84页 |
4.4.1 FOM/Fe_3O_4杂化微球的结构表征、磁性和电磁微波参数研究 | 第67-72页 |
4.4.2 CuPc-FOM/Fe_3O_4杂化微球的结构表征、磁性和电磁微波参数研究 | 第72-76页 |
4.4.3 CoPc-FOM/Fe_3O_4杂化微球的结构表征、磁性和电磁微波参数研究 | 第76-80页 |
4.4.4 NiPc-FOM/Fe_3O_4杂化微球的结构表征、磁性和电磁微波参数研究 | 第80-84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84-85页 |
第五章 二茂铁基磁性材料-聚芳醚腈磁性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85-100页 |
5.1 引言 | 第85-86页 |
5.2 实验原料和测试仪器 | 第86-87页 |
5.2.1 实验原料 | 第86页 |
5.2.2 测试仪器 | 第86-87页 |
5.2.2.1 形貌表征 | 第86页 |
5.2.2.2 热失重分析(TGA) | 第86页 |
5.2.2.3 样品磁性能测试(VSM) | 第86页 |
5.2.2.4 傅里叶红外分析(FTIR) | 第86页 |
5.2.2.5 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DSC) | 第86页 |
5.2.2.6 力学性能测试 | 第86-87页 |
5.3 实验部分 | 第87页 |
5.3.1 二茂铁有机磁体-聚芳醚腈磁性薄膜的制备 | 第87页 |
5.3.1.1 FOM/端基封端聚芳醚腈PEN-CN磁性薄膜的制备 | 第87页 |
5.3.1.2 FOM/侧链封端聚芳醚腈PEN-PCN磁性薄膜的制备 | 第87页 |
5.3.2 CoPc-FOM/Fe_3O_4@双酚A型聚芳醚腈复合磁性膜的制备 | 第87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87-98页 |
5.4.1 FOM/PEN-CN磁性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 第87-91页 |
5.4.2 FOM/PEN-PCN磁性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 第91-95页 |
5.4.3 CoPc-FOM/Fe_3O_4@PEN磁性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 第95-9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00-101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14-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