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4-44页 |
1.1 不锈钢结构的特点和工程应用 | 第16-20页 |
1.1.1 不锈钢结构的特点 | 第16-17页 |
1.1.2 不锈钢结构的应用现状 | 第17-20页 |
1.2 不锈钢结构材料与加工 | 第20-27页 |
1.2.1 不锈钢材料分类与标记 | 第20-22页 |
1.2.2 不锈钢材的生产与加工 | 第22-24页 |
1.2.3 不锈钢材力学性能及规范要求 | 第24-27页 |
1.3 不锈钢结构构件稳定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27-35页 |
1.3.1 材料力学性能 | 第27-29页 |
1.3.2 残余应力分布 | 第29-30页 |
1.3.3 局部稳定性能 | 第30-32页 |
1.3.4 整体稳定性能 | 第32-33页 |
1.3.5 相关稳定性能 | 第33-34页 |
1.3.6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34-35页 |
1.4 国外规范中不锈钢结构构件的稳定设计方法 | 第35-42页 |
1.4.1 受压与受弯局部稳定 | 第35-37页 |
1.4.2 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 | 第37-40页 |
1.4.3 轴心受压构件相关稳定 | 第40-41页 |
1.4.4 现有设计方法的适用范围 | 第41-42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42-44页 |
第2章 焊接不锈钢构件截面残余应力分布研究 | 第44-77页 |
2.1 试件设计 | 第44-48页 |
2.1.1 试件基本参数 | 第44-46页 |
2.1.2 试件加工 | 第46-48页 |
2.2 分割法量测残余应力试验 | 第48-52页 |
2.2.1 试验方案与过程 | 第48-51页 |
2.2.2 残余应力计算与修正 | 第51-52页 |
2.3 残余应力试验结果 | 第52-61页 |
2.3.1 试验结果 | 第52-57页 |
2.3.2 结果比较分析 | 第57-61页 |
2.4 普通钢结构构件残余应力分布模型评估 | 第61-67页 |
2.4.1 现有的简化分布模型介绍 | 第61-62页 |
2.4.2 现有模型的评估 | 第62-67页 |
2.5 焊接不锈钢构件截面残余应力建议分布模型 | 第67-72页 |
2.5.1 建议简化分布模型的基本形态参数 | 第67-69页 |
2.5.2 建议简化分布模型的验证 | 第69-72页 |
2.6 残余应力建议分布模型的推广与验证 | 第72-75页 |
2.6.1 现有的其他试验数据 | 第72-73页 |
2.6.2 建议简化分布模型的推广 | 第73-7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3章 焊接不锈钢轴心受压构件局部稳定性能研究 | 第77-109页 |
3.1 试验采用不锈钢材料 | 第77-84页 |
3.1.1 不锈钢板材及其化学成分 | 第77-79页 |
3.1.2 拉伸与压缩材性试验 | 第79-82页 |
3.1.3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 第82-84页 |
3.2 短柱试件与局部几何初始缺陷量测 | 第84-93页 |
3.2.1 短柱试件 | 第84-88页 |
3.2.2 局部几何初始缺陷量测方案 | 第88-90页 |
3.2.3 局部几何初始缺陷形态 | 第90-93页 |
3.3 短柱轴压局部稳定加载试验 | 第93-100页 |
3.3.1 加载方案及测点布置 | 第93-94页 |
3.3.2 试验过程和现象 | 第94-95页 |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95-100页 |
3.4 短柱轴压局部稳定性能有限元分析 | 第100-107页 |
3.4.1 有限元模型 | 第100-102页 |
3.4.2 有限元分析结果比较 | 第102-10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第4章 焊接不锈钢轴心受压构件相关稳定性能研究 | 第109-133页 |
4.1 相关稳定试件 | 第109-111页 |
4.2 试件几何初始缺陷 | 第111-115页 |
4.2.1 局部几何初始缺陷 | 第111-113页 |
4.2.2 整体几何初始缺陷 | 第113-115页 |
4.3 局部-整体相关稳定加载试验 | 第115-126页 |
4.3.1 试验方案及测点布置 | 第115-117页 |
4.3.2 试验过程和现象 | 第117-119页 |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9-126页 |
4.4 局部-整体相关稳定性能有限元分析 | 第126-131页 |
4.4.1 有限元模型 | 第126-128页 |
4.4.2 有限元分析结果比较 | 第128-13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31-133页 |
第5章 焊接不锈钢轴压构件局部稳定和相关稳定设计方法 | 第133-157页 |
5.1 构件稳定性分析参数化的实现 | 第133-134页 |
5.2 焊接不锈钢轴压构件局部稳定参数分析 | 第134-139页 |
5.2.1 材料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第135-137页 |
5.2.2 局部几何初始缺陷影响分析 | 第137-138页 |
5.2.3 截面焊接残余应力影响分析 | 第138-139页 |
5.3 焊接不锈钢轴压构件局部稳定设计方法 | 第139-144页 |
5.3.1 受压板件临界宽厚比限值 | 第139-140页 |
5.3.2 局部屈曲后强度计算 | 第140-144页 |
5.4 焊接不锈钢轴压构件相关稳定参数分析 | 第144-149页 |
5.4.1 材料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第144-146页 |
5.4.2 局部与整体几何初始缺陷影响分析 | 第146-147页 |
5.4.3 截面焊接残余应力影响分析 | 第147-149页 |
5.5 焊接不锈钢轴压构件相关稳定设计方法 | 第149-155页 |
5.5.1 基于构件有效截面的相关稳定承载力计算 | 第149-152页 |
5.5.2 基于构件全截面的相关稳定承载力计算 | 第152-154页 |
5.5.3 相关稳定承载力计算方法比较 | 第154-15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55-1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7-159页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57-158页 |
6.2 展望 | 第158-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69页 |
致谢 | 第169-17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71-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