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与各国贸易关系论文

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进程及影响机制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导论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1.2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第13-17页
        1.2.1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1.2.2 本文的分析框架第14-17页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7-18页
        1.3.1 本文的创新第17页
        1.3.2 本文的不足第17-18页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及CAFTA概述第18-53页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第19-30页
        2.1.1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研究综述第19页
        2.1.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研究综述第19-20页
        2.1.3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研究综述第20-21页
        2.1.4 贸易一体化研究综述第21-23页
        2.1.5 投资一体化研究综述第23-25页
        2.1.6 金融一体化研究综述第25-28页
        2.1.7 中国东盟一体化和亚洲区域一体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综述第28-30页
    2.2 贸易引力模型研究综述第30-33页
        2.2.1 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形式第30页
        2.2.2 国内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及应用现状第30-33页
        2.2.3 评述和展望第33页
    2.3 空间经济学研究综述第33-42页
        2.3.1 空间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的关系第33-35页
        2.3.2 空间经济学的发展脉络第35-37页
        2.3.3 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第37-38页
        2.3.4 FC模型第38-42页
    2.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展和所面临的问题第42-53页
        2.4.1 发展进程第44页
        2.4.2 开放市场时间表第44-45页
        2.4.3 峰会目录第45-46页
        2.4.4 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所面临的问题第46-53页
第3章 基于FC三国模型的经济一体化效应分析第53-71页
    3.1 基本模型第53-56页
        3.1.1 基本假设第53页
        3.1.2 消费者行为第53-54页
        3.1.3 生产者行为第54-56页
    3.2 模型分析第56-64页
        3.2.1 FDI转移效应第56-60页
        3.2.2 贸易转移效应第60-64页
    3.3 数据来源和实证结果第64-69页
        3.3.1 FDI转移效应第64-66页
        3.3.2 贸易转移效应第66-69页
    3.4 基本结论第69-71页
第4章 中国-东盟贸易一体化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71-83页
    4.1 统计指标、数据来源及模型第71-74页
        4.1.1 统计指标第71-73页
        4.1.2 数据来源第73页
        4.1.3 基本模型的假设—对贸易引力模型的扩展第73-74页
    4.2 实证数据和计量分析第74-81页
        4.2.1 区域贸易依存度第74-75页
        4.2.2 区域贸易份额第75页
        4.2.3 贸易密集度指数第75-76页
        4.2.4 区域贸易内向指数第76页
        4.2.5 计量结果及分析第76-81页
    4.3 结语第81-83页
第5章 中国-东盟双边关系和贸易一体化第83-104页
    5.1 国际双边关系定量研究的现状及其问题第83-88页
    5.2 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定量研究方法第88-91页
        5.2.1 双边关系定量方法和流程第88页
        5.2.2 对双边关系分值标准的设定第88-91页
    5.3 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第91-94页
    5.4 基本模型假设第94页
    5.5 数据来源和说明第94-95页
    5.6 数据统计和计量分析第95-103页
        5.6.1 双边关系统计分析第95-98页
        5.6.2 计量结果及分析第98-103页
    5.7 结语第103-104页
第6章 中国-东盟双边关系和投资一体化第104-110页
    6.1 统计指标及模型第104页
    6.2 计量结果及分析第104-109页
        6.2.1 单位根检验第104-105页
        6.2.2 协整分析第105页
        6.2.3 因果检验第105-106页
        6.2.4 回归结果第106页
        6.2.5 计量结果分析第106-109页
    6.3 结语第109-110页
第7章 区域贸易和中国-东盟金融一体化第110-116页
    7.1 基本模型第110页
    7.2 指标和统计来源第110-111页
    7.3 实证结果分析第111-115页
        7.3.1 不同区域的金融一体化程度第111-114页
        7.3.2 中国-东盟金融一体化的影响因素第114-115页
    7.4 结语第115-116页
第8章 全文结论和政策建议第116-120页
    8.1 本文的基本结论第116页
    8.2 本文的政策建议第116-120页
附录第120-129页
    附录1 贸易平衡预算的推导第120页
    附录2 产业份额变动的推导第120-121页
    附录3 关键因素累积法计算的中国-东盟国际关系分值(2003-2011)第121-126页
    附录4 双边关系和贸易一体化各指标统计值第126-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139-140页
致谢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光谱和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海水鱼品质快速无损检测
下一篇:儿童游戏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