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科学网博客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6页
        1.2.1 关于博客传播的研究第12-15页
        1.2.2 关于科学网的研究第15-16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博客与科学网博客概述第17-25页
    2.1 博客与科学博客的兴盛第17-22页
        2.1.1 博客的兴起第17-18页
        2.1.2 不断发展的博客形式第18-20页
        2.1.3 科学与博客的契合第20-22页
    2.2 科学网博客简述第22-25页
        2.2.1 科学网简述第22-23页
        2.2.2 科学网博客概况第23-25页
第3章 科学网博客的传播要素特征第25-37页
    3.1 科学网博客的传播主体及受众第25-28页
        3.1.1 科学网博客传播主体的构成第25-26页
        3.1.2 科学网博客受众的分类第26-28页
    3.2 科学网博客的传播内容第28-31页
        3.2.1 科学网博客博文的主要类别第28-30页
        3.2.2 对主要博文类别的说明第30-31页
    3.3 作为传播载体的科学网博客第31-37页
        3.3.1 科学网博客编辑的主要职能第32-34页
        3.3.2 科学网博客编辑的选取标准及其趋势第34-37页
第4章 科学网博客中心议题的形成与影响第37-43页
    4.1 科学网博客中心议题的形成第37-41页
        4.1.1 科技领域发生的重大问题第37-38页
        4.1.2 与科技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第38-40页
        4.1.3 学术界关注的其他问题第40-41页
    4.2 科学网博客中心议题的影响第41-43页
        4.2.1 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第41页
        4.2.2 推动公众对科学的理解第41-42页
        4.2.3 有助学术界健康学术环境的建立第42-43页
第5章 科学网博客的特色第43-53页
    5.1 通俗化和个性化的文本表达第43-46页
        5.1.1 科学解读通俗化第43-45页
        5.1.2 语言表述个性化第45-46页
    5.2 注重事实与观点自由的博客氛围第46-50页
        5.2.1 以事实为基础注重逻辑论证第46-47页
        5.2.2 以辩论为方法强调观点自由第47-50页
    5.3 多重双向的传播机制第50-53页
        5.3.1 博客与新闻的循环式传播第50-51页
        5.3.2 博客的全方位互动第51-53页
第6章 科学网博客发展的思考第53-66页
    6.1 科学网博客发展存在的不足第53-61页
        6.1.1 博文总数与点击量持续下降第53-56页
        6.1.2 博客平台管理职能弱化第56-57页
        6.1.3 平台技术更新迟缓第57-61页
    6.2 科学网博客发展的优化措施第61-66页
        6.2.1 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增强博客影响力第61-62页
        6.2.2 加强编辑对博客的引导第62-64页
        6.2.3 加快技术更新提升网站视觉美感第64-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致谢第70-71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1-72页
附录B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所发表的主要新闻作品目录第72-73页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学术实践目录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报纸癌症报道新闻框架研究
下一篇:美国博闻网与科学松鼠会网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