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1 分级诊疗面临的障碍 | 第11页 |
1.3.2 成都市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 | 第11-12页 |
1.3.3 医师对分级诊疗的认知情况 | 第12页 |
1.4 资料来源 | 第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2.1 文献分析法 | 第12页 |
2.2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2.3 访谈法 | 第12-13页 |
2.4 统计分析法 | 第13页 |
2.5 综合评价法 | 第13页 |
2.6 技术路线图 | 第13-1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4-37页 |
3.1 分级诊疗发展的政策环境 | 第14-16页 |
3.2 基层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情况 | 第16-24页 |
3.2.1 机构数量变化情况 | 第16页 |
3.2.2 床位资源变化情况 | 第16-17页 |
3.2.3 人力资源变化情况 | 第17-22页 |
3.2.4 医疗设备变化情况 | 第22-23页 |
3.2.5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第23页 |
3.2.6 资产负债变化情况 | 第23-24页 |
3.3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利用情况 | 第24-29页 |
3.3.1 诊疗人次变化情况 | 第24-26页 |
3.3.2 医疗服务效率情况 | 第26-27页 |
3.3.3 医师工作量情况 | 第27-28页 |
3.3.4 疾病负担情况 | 第28页 |
3.3.5 收入与支出情况 | 第28-29页 |
3.4 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评价结果 | 第29-31页 |
3.4.1 Topsis法 | 第29-30页 |
3.4.2 RSR法 | 第30-31页 |
3.4.3 Topsis法与RSR法的模糊联合 | 第31页 |
3.5 医师对分级诊疗的认知情况及评价 | 第31-37页 |
3.5.1 被调查医师的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3.5.2 医师对分级诊疗的认知情况 | 第32-34页 |
3.5.3 医师对分级诊疗的认同及实践情况 | 第34-36页 |
3.5.4 医师对分级诊疗影响因素及措施的认知情况 | 第36-37页 |
3.5.5 医师对分级诊疗内涵认知的多因素分析 | 第37页 |
4 讨论 | 第37-45页 |
4.1 卫生资源不合理配置影响基层长远发展 | 第37-38页 |
4.2 基层卫生服务利用率低阻碍分级诊疗 | 第38-39页 |
4.3 基层服务能力有限影响基层首诊的实现 | 第39-40页 |
4.4 医师参与分级诊疗的主动性不强 | 第40页 |
4.5 医疗保险对分级诊疗的支持力度不大 | 第40-41页 |
4.6 尚未搭建起完善有效的医疗信息共享平台 | 第41-42页 |
4.7 医疗机构间利益冲突影响分级诊疗的推进 | 第42-43页 |
4.8 双向转诊决定权的归属问题 | 第43页 |
4.9 医联体对分级诊疗的作用需加强 | 第43-45页 |
4.10 居民的就医习惯未得到有效转变 | 第45页 |
5 对策建议 | 第45-53页 |
5.1 加快卫生资源供给侧改革,提高配置效率 | 第45-46页 |
5.2 多措并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提高利用效率 | 第46-49页 |
5.3 多形式开展分级诊疗宣传,增强医师参与度 | 第49页 |
5.4 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 第49-50页 |
5.5 抓住“互联网+医疗”契机,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 第50-51页 |
5.6 合理调整利益分配,增强各医疗机构支持度 | 第51页 |
5.7 制定完善分级诊疗实施细则,实现有序转诊 | 第51-52页 |
5.8 加强医联体建设,完善分级诊疗的实现模式 | 第52页 |
5.9 增强医疗知识普及力度,转变居民就医意识 | 第52-53页 |
6 结论 | 第53-54页 |
7 创新之处 | 第54页 |
8 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一 | 第59-61页 |
附录二 | 第61-63页 |
附录三 | 第63-64页 |
综述 | 第64-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6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著及科研成果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