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

热障涂层粘结层成分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第5-7页
英文摘要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2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热障涂层系统第13-18页
    1.3 热障涂层的制备技术第18-23页
        1.3.1 绝热陶瓷层的沉积技术第18-21页
        1.3.2 粘结层的制备技术第21-23页
    1.4 热障涂层的失效现象第23-25页
    1.5 热障涂层的失效机理第25-30页
        1.5.1 航空发动机热障涂层的基本失效原理第25-27页
        1.5.2 热生长氧化层起皱导致的失效第27-28页
        1.5.3 界面结合强度降低引起的失效第28-29页
        1.5.4 其他原因引起的失效第29-30页
    1.6 热障涂层粘结层的研究发展第30-31页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第31-32页
第二章 实验的表征和测试原理第32-42页
    2.1 引言第32页
    2.2 样品的准备第32-34页
    2.3 应力测试原理和方法第34-37页
    2.4 界面粗糙度的测量第37-40页
        2.4.1 使用SEM方法测量界面粗糙度第38-39页
        2.4.2 使用 3D光学表面轮廓仪测量粗糙度第39-40页
    2.5 其他分析测试方法第40-41页
        2.5.1 样品表面形貌观察第40页
        2.5.2 样品成分和相的确定第40页
        2.5.3 测试热生长氧化层的生长速率第40-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镍铝二元合金中Al含量对合金氧化生成的热生长氧化物(TGO)剥落的影响第42-58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样品的准备第42-43页
        3.2.1 合金样品的制备第42-43页
        3.2.2 合金样品的氧化第43页
    3.3 分析测试方法第43-44页
        3.3.1 微观结构表征第43页
        3.3.2 合金氧化寿命的评估第43页
        3.3.3 热生长氧化层的残余应力的测量第43页
        3.3.4 氧化层/基体界面轮廓的获得第43-44页
    3.4 实验结果第44-52页
        3.4.1 Al含量对合金的组成相和结构的影响第44-45页
        3.4.2 Al含量对热生长氧化层的剥落影响第45-47页
        3.4.3 Al含量对热生长氧化物的成分和生长速率的影响第47-49页
        3.4.4 Al含量对热生长氧化层内残余应力的影响第49页
        3.4.5 Al含量对氧化层/基体界面的粗糙度的影响第49-52页
    3.5 分析和讨论第52-56页
        3.5.1. 影响热生长氧化物的剥落程度的因素第52-53页
        3.5.2. 影响氧化层/基体的界面粗糙度的因素第53-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Hf/Zr元素对b-NiAl形成的热生长氧化层(TGO)的剥落的影响第58-72页
    4.1 引言第58-59页
    4.2 样品的准备第59页
        4.2.1 合金样品的制备第59页
        4.2.2 合金样品的氧化第59页
    4.3 分析测试方法第59-61页
        4.3.1 微观结构观察第59页
        4.3.2 合金循环氧化寿命的评估第59-60页
        4.3.3 热生长氧化层的残余应力的测量第60页
        4.3.4 热生长氧化层表面粗糙度的测量第60页
        4.3.5 热生长氧化层生长速率的测量第60-61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61-70页
        4.4.1 Hf/Zr含量对b-NiAl的微观结构的影响第61页
        4.4.2 Hf/Zr含量对b-NiAl合金的循环氧化寿命的影响第61-63页
        4.4.3 Hf/Zr含量对氧化层和氧化层/基体界面形貌的影响第63-64页
        4.4.4 Hf/Zr含量对氧化层生长速率的影响第64-68页
        4.4.5 Hf/Zr含量对热生长氧化层的残余应力的影响第68-69页
        4.4.6 Hf/Zr含量对氧化层的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69-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总结论第72-74页
    5.1 论文结论第72-73页
    5.2 研究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83-84页
附件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五轴数控机床回转轴误差综合补偿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数控加工虚拟工厂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