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1 中国土壤出现的问题 | 第10-13页 |
1.1.1 土壤退化问题及其严重性 | 第10-11页 |
1.1.2 土壤污染问题及其严重性 | 第11-13页 |
1.2 土壤修复改良的方法 | 第13-15页 |
1.2.1 土壤的物理修复改良法 | 第13-14页 |
1.2.2 土壤的化学修复改良法 | 第14页 |
1.2.3 土壤的植物修复改良法 | 第14页 |
1.2.4 土壤的生物修复改良法 | 第14-15页 |
1.3 蚯蚓粪的性质 | 第15-16页 |
1.3.1 物理性质 | 第15页 |
1.3.2 化学性质 | 第15-16页 |
1.3.3 生物学性质 | 第16页 |
1.4 蚯蚓粪的应用 | 第16-18页 |
1.4.1 蚯蚓粪作为生物肥料 | 第16-17页 |
1.4.2 蚯蚓粪在修复污染土壤和改良土壤方面的应用研究 | 第17页 |
1.4.3 蚯蚓粪在育苗和作为基质中的应用研究 | 第17-18页 |
1.4.4 其他方面的作用 | 第18页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蚯蚓粪与果园底土混合培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研究 | 第20-3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2页 |
2.1.1 试验地点 | 第20页 |
2.1.2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1.3 试验设计 | 第20-21页 |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1-22页 |
2.1.5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 第22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2-34页 |
2.2.1 不同配比混合物在培养过程中水溶性物质含量的变化 | 第22-27页 |
2.2.2 不同配比混合物在培养过程中养分含量的变化 | 第27-32页 |
2.2.3 不同配比混合物在培养过程中酸碱度、电导率的变化 | 第32-34页 |
2.3 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培养平衡后混合物理化性质的研究 | 第36-4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9页 |
3.1.1 试验地点 | 第36页 |
3.1.2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3.1.3 处理方法 | 第36-37页 |
3.1.4 测定项目 | 第37-39页 |
3.1.5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 第39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5页 |
3.2.1 平衡后混合物的部分物理性质 | 第39-40页 |
3.2.2 平衡后混合物的部分化学性质 | 第40-41页 |
3.2.3 平衡后混合物的部分全量养分含量 | 第41页 |
3.2.4 平衡后混合物的部分微量元素含量 | 第41-42页 |
3.2.5 平衡后混合物对磷的固定 | 第42-43页 |
3.2.6 平衡后混合物对铅的吸附 | 第43-45页 |
3.3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培养平衡后混合物的作物生长试验研究 | 第46-5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4.1.1 试验地点 | 第46页 |
4.1.2 试验材料 | 第46页 |
4.1.3 试验设计 | 第46页 |
4.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46-47页 |
4.1.5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 | 第47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0页 |
4.2.1 平衡后混合物对小白菜根系特征参数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2 平衡后混合物对小白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3 平衡后混合物对小白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及N、P、K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5.1 结论与讨论 | 第51-52页 |
5.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附录 | 第59-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