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0页 |
1.1 引言 | 第15-1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无线通信信道 | 第20-31页 |
2.1 无线信道 | 第20-24页 |
2.1.1 无线信道的特性 | 第20-21页 |
2.1.2 信道对信号的影响 | 第21-24页 |
2.2 多径信号的特性 | 第24-26页 |
2.2.1 信号幅度的衰落 | 第25-26页 |
2.2.2 时延扩展 | 第26页 |
2.3 Turbo码 | 第26-30页 |
2.3.1 信道容量 | 第27页 |
2.3.2 Turbo码的编码结构 | 第27-28页 |
2.3.3 Turbo码译码结构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SC-FDE系统的仿真实现 | 第31-49页 |
3.1 SC-FDE的基本原理 | 第31-32页 |
3.1.1 SC-FDE系统模型 | 第31-32页 |
3.2 SC-FDE帧结构 | 第32-36页 |
3.2.1 负载帧格式 | 第32-33页 |
3.2.2 UW序列的产生 | 第33-36页 |
3.3 信道估计技术 | 第36-38页 |
3.3.1 信道估计模型 | 第36-37页 |
3.3.2 SC-FDE信道估计过程 | 第37-38页 |
3.4 频域均衡技术 | 第38-42页 |
3.4.1 均衡器 | 第38-40页 |
3.4.2 峰值失真准则 | 第40-41页 |
3.4.3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 第41-42页 |
3.5 SC-FDE的仿真系统搭建 | 第42-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OFDM技术的仿真实现及双模式通信系统的仿真实现 | 第49-67页 |
4.1 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49-55页 |
4.1.1 OFDM系统结构 | 第50-51页 |
4.1.2 结构图中各模块功能 | 第51-55页 |
4.2 OFDM的关键技术 | 第55-59页 |
4.2.1 同步技术 | 第55-58页 |
4.2.2 降低峰均功率比(PAPR) | 第58-59页 |
4.2.3 信道编码 | 第59页 |
4.3 OFDM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59-61页 |
4.3.1 OFDM帧结构的设计 | 第59-60页 |
4.3.2 OFDM仿真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0-61页 |
4.4 SC-FDE和OFDM双模式系统 | 第61-66页 |
4.4.1 SC-FDE和OFDM系统结构比较 | 第62-63页 |
4.4.2 SC-FDE和OFDM系统性能比较 | 第63-65页 |
4.4.3 SC-FDE和OFDM双模式系统 | 第65-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双模式通信系统实现 | 第67-79页 |
5.1 硬件实现方案的选择 | 第67-68页 |
5.2 基于DSP硬件开发平台 | 第68-70页 |
5.2.1 多通道串行接. McASP和McBSP | 第69-70页 |
5.2.2 EDMA传输技术简述 | 第70页 |
5.3 CCS的调试 | 第70-72页 |
5.4 双模式系统的算法实现与性能分析 | 第72-75页 |
5.5 双模式系统的硬件实现 | 第75-78页 |
5.5.1 SC-FDE系统硬件实现 | 第75-76页 |
5.5.2 OFDM系统的硬件实现 | 第76-7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