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扭腰康复训练机设计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 ·腰部锻炼重要性 | 第11-12页 |
| ·康复医学及康复理念 | 第12-13页 |
| ·产品设计对健身康复器材的重要意义 | 第13页 |
| ·人机工程学与产品设计的关系 | 第13-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23页 |
| ·人机工程学学科简述 | 第14-16页 |
| ·腰部康复锻炼研究 | 第16-18页 |
| ·国内扭腰产品现状 | 第18-20页 |
| ·国外扭腰产品研究 | 第20-23页 |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3-25页 |
| ·课题研究目的 | 第23页 |
|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腰部康复锻炼生物医学理论的应用 | 第25-35页 |
| ·腰部生理解剖学研究 | 第25-29页 |
| ·腰部结构与功能 | 第25-26页 |
| ·腰部疾病研究 | 第26-27页 |
| ·腰部康复锻炼的作用 | 第27-29页 |
| ·腰部生物力学 | 第29-35页 |
| ·腰部肌肉的生物力学功能 | 第29-31页 |
| ·腰椎生物力学分析 | 第31-33页 |
| ·腰椎和腰椎间盘受力特点 | 第33-35页 |
| 第三章 人机工程学应用研究 | 第35-53页 |
| ·人体测量及数据应用方法 | 第35-40页 |
| ·人体测量学基础 | 第35-37页 |
| ·中国人体主要尺寸 | 第37-39页 |
| ·测量数据统计方法与人体尺寸差异 | 第39-40页 |
| ·产品设计中的人体尺寸应用 | 第40-43页 |
| ·尺寸修正量 | 第40页 |
| ·确定产品设计类型及人体尺寸百分位选择 | 第40-42页 |
| ·确定产品功能尺寸 | 第42-43页 |
| ·人机操作系统研究 | 第43-47页 |
| ·人体手部尺寸 | 第43-44页 |
| ·操作动作与手机能关系研究 | 第44-46页 |
| ·操作器设计原则 | 第46-47页 |
| ·人机显示系统研究 | 第47-50页 |
| ·人接受信息的特征 | 第47页 |
| ·视野 | 第47-48页 |
| ·人机信息界面显示系统 | 第48-50页 |
| ·人-机-环境系统中环境因素 | 第50-53页 |
| ·作业空间设计研究 | 第50-51页 |
| ·工作环境影响 | 第51-53页 |
| 第四章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扭腰康复机结构设计 | 第53-61页 |
| ·扭腰康复训练机扭腰座椅系统设计 | 第53-57页 |
| ·座椅设计原则 | 第54页 |
| ·椅面高度确定 | 第54-55页 |
| ·椅面深度确定 | 第55页 |
| ·椅面宽度确定 | 第55页 |
| ·靠背高度和宽度确定 | 第55-56页 |
| ·座椅椅面、靠背倾角 | 第56页 |
| ·座椅的坐垫 | 第56-57页 |
| ·限肩垫结构尺寸确定 | 第57-58页 |
| ·门型架结构尺寸确定 | 第58-59页 |
| ·门型架高度求解 | 第58页 |
| ·门型架与座椅距离求解 | 第58-59页 |
| ·门型架长度求解 | 第59页 |
| ·脚踏板结构尺寸确定 | 第59-60页 |
| ·电脑支架高度确定 | 第60页 |
| ·扭腰康复训练机最终结构尺寸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扭腰康复训练机造型设计方法 | 第61-67页 |
| ·造型设计方法系统各元素研究 | 第61-62页 |
| ·造型设计方法系统表建立 | 第62-63页 |
| ·扭腰康复训练机具体设计 | 第63-67页 |
| ·从“物”的角度进行设计 | 第63-66页 |
| ·从“人”的角度进行设计 | 第66页 |
| ·从社会的角度进行设计 | 第66页 |
| ·从环境的角度进行设计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扭腰康复训练机外观造型设计 | 第67-75页 |
| ·设计方案确定 | 第67-70页 |
| ·门型架设计方案确定 | 第67-68页 |
| ·座椅、肩部装置、腿部装置设计方案确定 | 第68-69页 |
| ·整体造型最终方案 | 第69-70页 |
| ·计算机模型建立及效果图 | 第70-71页 |
| ·细节设计 | 第71-73页 |
| ·色彩方案 | 第73-75页 |
| 第七章 扭腰康复训练机设计的评价 | 第75-79页 |
| ·生物力学分析与评价 | 第75-76页 |
| ·人机评价 | 第76-79页 |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9-81页 |
| ·结论 | 第79页 |
| ·创新点 | 第79页 |
| ·未来研究方向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致谢 | 第85-8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