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引言 | 第12-18页 |
|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实践价值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实践价值 | 第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第二章:传统室内陈设品和屏风概述 | 第18-24页 |
| ·传统室内陈设的概念 | 第18-19页 |
| ·传统室内陈设品的主要种类 | 第19-21页 |
| ·屏风概述 | 第21-22页 |
| ·屏风的种类 | 第22-23页 |
| ·屏风蕴含的人文精神 | 第23-24页 |
| ·封建社会的身阶标志和士人阶层生活理想 | 第23页 |
| ·通过室内陈设而表现士人阶层的理想人格和深厚的文化传统 | 第23-24页 |
| 第三章:绘画语言概论 | 第24-36页 |
| ·绘画语言的概念 | 第24-27页 |
| ·绘画语言的概念 | 第24-25页 |
| ·绘画语言和装饰图案的区别与联系 | 第25-27页 |
| ·绘画语言的主要表现类型 | 第27-30页 |
| ·意象型 | 第27-28页 |
| ·再现型 | 第28-29页 |
| ·表现型 | 第29页 |
| ·构成型 | 第29-30页 |
| ·中国传统绘画语言符号 | 第30-36页 |
| ·线条 | 第30-32页 |
| ·点 | 第32页 |
| ·色彩 | 第32-36页 |
| 第四章:传统绢、纸绘画在屏风上的应用 | 第36-60页 |
| ·绢、纸绘画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 第36-39页 |
| ·传统绢、纸绘画在屏风上的应用 | 第39-47页 |
| ·传统绢、纸绘画在屏风上应用的文献记载 | 第40页 |
| ·传统绢、纸绘画在屏风上应用的图像资料 | 第40-44页 |
| ·传统绢、纸绘画在屏风上应用的实物例证 | 第44-46页 |
| ·现代屏风的文化嬗变 | 第46-47页 |
| ·屏风上绢、纸绘画语言的主要表现题材 | 第47-54页 |
| ·人物画题材 | 第47-49页 |
| ·山水画题材 | 第49-50页 |
| ·花鸟画题材 | 第50-52页 |
| ·走兽画题材 | 第52-54页 |
| ·屏风上绢、纸绘画语言的主要表现体材 | 第54-58页 |
| ·白描体裁 | 第54-55页 |
| ·工笔体材 | 第55-57页 |
| ·写意体材 | 第57-58页 |
| ·绢、纸绘画对屏风的其它绘画装饰语言具有引领作用 | 第58-60页 |
| 第五章:瓷板绘画语言在屏风上的应用 | 第60-72页 |
| ·瓷板画概述 | 第60页 |
| ·陶瓷绘画的概念 | 第60-61页 |
| ·屏风上瓷板绘画语言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61-72页 |
| ·青花瓷板画 | 第61-62页 |
| ·五彩瓷板画 | 第62-66页 |
| ·古彩瓷板画 | 第66-67页 |
| ·粉彩瓷板画 | 第67-69页 |
| ·浅绛彩瓷板画 | 第69-70页 |
| ·新彩瓷板画 | 第70-72页 |
| 第六章:石画在屏风上的应用 | 第72-78页 |
| ·石画的概念 | 第72页 |
| ·石画语言的特征 | 第72-73页 |
| ·石画在屏风上的应用 | 第73-78页 |
| ·石画在屏风上应用的文献记载 | 第73-74页 |
| ·石画在屏风上应用的图像资料 | 第74-76页 |
| ·石画在屏风上应用的实物例证 | 第76-78页 |
| 第七章:工艺制作类绘画语言在屏风上的应用 | 第78-92页 |
| ·漆画在屏风上的应用 | 第78-82页 |
| ·雕刻画在屏风上的应用 | 第82-83页 |
| ·铁画在屏风上的应用 | 第83-85页 |
| ·骨嵌画在屏风上的应用 | 第85-86页 |
| ·秀画在屏风上的应用 | 第86-89页 |
| ·缂丝画在屏风上的应用 | 第89-92页 |
| 第八章:屏风上绘画语言的发展趋势 | 第92-99页 |
| ·当代中国绘画语言的多元化格局 | 第92-94页 |
| ·多元化绘画语言在屏风上的应用 | 第94-99页 |
| 总结 | 第99-101页 |
| ·总结 | 第99-100页 |
| ·建议 | 第100-101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1-102页 |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