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文章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 | 第16-22页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模型概述 | 第16页 |
2.2 基于TDOA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系统的结构 | 第16-17页 |
2.3 基于TDOA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技术 | 第17-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一种基于TDOA定位模型的算法设计 | 第22-32页 |
3.1 TDOA定位模型 | 第22-24页 |
3.2 CHAN算法、Taylor算法、PSO算法、SelPSO算法 | 第24-27页 |
3.2.1 CHAN算法 | 第24页 |
3.2.2 Taylor算法 | 第24-25页 |
3.2.3 PSO算法 | 第25-26页 |
3.2.4 SelPSO算法 | 第26页 |
3.2.5 W-SPSO算法与Taylor算法的TDOA协同定位 | 第26-27页 |
3.3 算法仿真 | 第27-30页 |
3.3.1 设置定位算法的仿真参数 | 第27-28页 |
3.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28-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基于TDOA的定位系统SNC_Micaz设计 | 第32-54页 |
4.1 硬件开发环境 | 第32-33页 |
4.2 SNC_Micaz定位系统硬件结构 | 第33-51页 |
4.2.1 最小系统设计 | 第33-35页 |
4.2.2 CC2420射频模块 | 第35-39页 |
4.2.3 SPI接口 | 第39-40页 |
4.2.4 串口模块 | 第40-42页 |
4.2.5 超声波发送电路 | 第42-43页 |
4.2.6 超声波接收电路 | 第43-45页 |
4.2.7 RF12B射频模块 | 第45-49页 |
4.2.8 JTAG接口 | 第49-50页 |
4.2.9 传感器接口 | 第50页 |
4.2.10 电源模块 | 第50-51页 |
4.3 PCB图 | 第51-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系统功能调试以及TinyOS编程 | 第54-78页 |
5.1 定位系统硬件功能调试 | 第54-65页 |
5.1.1 JTAG接口调试 | 第54-55页 |
5.1.2 最小系统调试 | 第55-56页 |
5.1.3 串口调试 | 第56-57页 |
5.1.4 RF12B射频模块收发功能调试 | 第57-59页 |
5.1.5 超声波接收发送功能调试 | 第59-61页 |
5.1.6 CC2420射频模块调试 | 第61-65页 |
5.1.7 电源模块调试 | 第65页 |
5.2 TinyOS下的编程 | 第65-72页 |
5.2.1 TinyOS | 第65-66页 |
5.2.2 基于nesC语言编程 | 第66-72页 |
5.3 LabVIEW程序调试 | 第72-76页 |
5.3.1 设计串口 | 第72-73页 |
5.3.2 接收串口数据 | 第73-74页 |
5.3.3 提取数据缓存器中的数据 | 第74页 |
5.3.4 处理数据 | 第74-75页 |
5.3.5 定位界面 | 第75-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目标定位系统评估 | 第78-86页 |
6.1 目标定位功能测试 | 第79-85页 |
6.1.1 测试内容 | 第79-82页 |
6.1.2 SNC_Micaz定位系统测试数据 | 第82-84页 |
6.1.3 结果分析 | 第84-85页 |
6.2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90页 |
7.1 总结 | 第86-87页 |
7.2 展望 | 第87-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其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6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96页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6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其间发表的专利) | 第96页 |
发明专利 | 第96页 |
实用新型 | 第96页 |
附录C (攻读硕士其间发表的软件著作权)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