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工厂、车间论文--技术管理论文

生产流水线负荷平衡的关键技术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0-11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第11-13页
2 生产流水线的介绍及相关模型第13-22页
    2.1 生产流水线概述第13页
    2.2 单品种生产流水线的理论模型第13-17页
        2.2.1 流水线的数学模型第13-14页
        2.2.2 流水线的平均节拍第14页
        2.2.3 实际生产节拍第14-15页
        2.2.4 流水线的节拍界限第15-16页
        2.2.5 优先关系图第16-17页
    2.3 多品种混合流水线的理论模型第17-21页
        2.3.1 多品种混合流水线的平衡模型第18-20页
        2.3.2 多品种混合流水线的投产顺序模型第20-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基于伪布尔可满足性的流水线优化工位设计第22-30页
    3.1 伪布尔可满足性第22-24页
        3.1.1 布尔可满足性第22-23页
        3.1.2 伪布尔可满足性第23-24页
        3.1.3 伪布尔优化性问题第24页
    3.2 单品种伪布尔可满足性问题描述第24-27页
    3.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7-29页
    3.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4 混合流水线的工位设计优化第30-40页
    4.1 混合流水线的平衡设计第30-32页
    4.2 混合流水线的投产顺序的设计第32-35页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5-39页
    4.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5 混合流水线的工位的协同优化设计第40-59页
    5.1 混合流水线的平衡设计与投产顺序间的相互影响第40-46页
        5.1.1 不同平衡方案对相同投产顺序的影响第41-43页
        5.1.2 相同平衡方案对不同投产顺序的影响第43-46页
        5.1.3 基本结论第46页
    5.2 协同优化第46-58页
        5.2.1 协同优化的模型第46-49页
        5.2.2 混合流水线的协同优化算法实现第49-58页
            5.2.2.1 平衡种群的进化第51-52页
            5.2.2.2 投产种群的进化第52-56页
            5.2.2.3 适应度计算第56-58页
    5.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9-61页
    6.1 主要工作第59-60页
    6.2 工作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凝土泵车开式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下一篇: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下工业污染治理中政府监管研究--以辽宁省朝阳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