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协作性公共管理视角下工业污染治理中政府监管研究--以辽宁省朝阳市为例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绪论第6-16页
    一、 研究价值和意义第6-9页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第9-14页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页
    四、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4-16页
第一章 协作性公共管理概述第16-23页
    第一节 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涵义第16-18页
        一、 “协作性”的涵义第16-17页
        二、 “协作性公共管理”的涵义第17-18页
    第二节 协作性公共管理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一、 协作结构的转变第18-19页
        二、 协作关系的建立第19页
        三、 信息共享与协作化第19-20页
        四、 联动绩效评估制度第20页
    第三节 协作性公共管理与政府监管第20-23页
        一、 整体性有助于政府监管化零为整第21页
        二、 协作性有助于监管主体建立良好关系第21页
        三、 回应性有助于提升政府监管能力第21-23页
第二章 工业污染治理中政府监管的现状、困境及成因第23-39页
    第一节 我国工业污染治理中政府监管现状第23-24页
        一、 政府监管的概念第23页
        二、 我国工业污染治理中政府监管的主要手段第23-24页
        三、 我国工业污染治理中政府监管的效果第24页
    第二节 朝阳市工业污染治理中政府监管现状第24-28页
        一、 政府监管主体的职能与责任第25-26页
        二、 政府监管的内容第26-28页
        三、 朝阳市工业污染治理中政府监管的效果第28页
    第三节 朝阳市工业污染治理中政府监管的困境第28-35页
        一、 监管主体的困境第29-30页
        二、 监管客体的困境第30-31页
        三、 监管执行的困境第31-33页
        四、 监管协作的困境第33-35页
    第四节 朝阳市工业污染治理中政府监管困境的成因第35-39页
        一、 政府监管缺乏协作性第35-36页
        二、 政府监管机制失灵第36-37页
        三、 环境监管意识淡薄,法律制度不完善第37-39页
第三章 政府协作性监管构想第39-53页
    第一节 树立政府协作性监管的理念与制度第39-44页
        一、 树立“协作性公共管理”理念第39-40页
        二、 完善政府协作性监管工业污染治理的法律法规第40-41页
        三、 完善政府协作性监管的信息公开制度第41页
        四、 建立协作性监管的绩效评估与问责机制第41-44页
    第二节 政府协作性监管路径构想第44-53页
        一、 搭建协作关系网络第44-46页
        二、 形成协作性监管的利益目标第46页
        三、 构建政府协作性监管的结构框架第46-48页
        四、 政府协作性监管路径下的排污许可证核发模式第48-53页
结语第53-55页
    一、 研究的成果第53页
    二、 研究的不足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61页
附录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产流水线负荷平衡的关键技术
下一篇:聚乙烯地膜的热催化降解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