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放线菌的研究概况 | 第11-17页 |
1.1.1 极端环境放线菌资源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1.2 嗜盐耐盐放线菌的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1.1.3 高盐环境中拮抗放线菌资源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2 微生物分类学和多相分类鉴定 | 第17-20页 |
1.2.1 放线菌的分类简介 | 第17页 |
1.2.2 传统分类法 | 第17页 |
1.2.3 化学分类方法 | 第17-18页 |
1.2.4 数值分类 | 第18-19页 |
1.2.5 分子分类方法 | 第19页 |
1.2.6 多相分类 | 第19-20页 |
1.2.7 微生物的快速鉴定系统——Biolog 系统 | 第20页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1.4 研究内容及路线 | 第21-2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4.2 研究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死海放线菌资源研究 | 第23-30页 |
2.1 材料 | 第23页 |
2.1.1 菌株来源 | 第23页 |
2.1.2 培养基 | 第23页 |
2.1.3 复合盐 | 第23页 |
2.2 方法 | 第23-25页 |
2.2.1 供试菌株 16S rDNA 序列测定 | 第23-24页 |
2.2.2 16s rDNA 序列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 | 第24-25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2.3.1 16S rDNA 序列分析 | 第25-27页 |
2.3.2 放线菌新物种资源分析 | 第27-28页 |
2.3.3 放线菌种属分布分析 | 第28-29页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死海放线菌嗜盐耐盐规律研究 | 第30-37页 |
3.1 材料 | 第30页 |
3.1.1 菌株来源 | 第30页 |
3.1.2 培养基 | 第30页 |
3.1.3 盐离子 | 第30页 |
3.2 方法 | 第30-31页 |
3.2.1 操作方法 | 第30页 |
3.2.2 判定标准 | 第30-3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3.3.1 放线菌的嗜盐耐盐试验结果 | 第31-33页 |
3.3.2 供试菌株对不同盐分的嗜盐规律分析 | 第33页 |
3.3.3 供试菌株对不同盐分的耐受性分析 | 第33-34页 |
3.3.4 供试菌株对不同盐分的适应性分析 | 第34-35页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放线菌潜在新属 AFM10251T的多相分类学鉴定 | 第37-61页 |
4.1 材料 | 第37-38页 |
4.1.1 供试菌株 | 第37页 |
4.1.2 培养基 | 第37-38页 |
4.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第38-48页 |
4.2.1 形态学观察 | 第38页 |
4.2.3 生理生化特性 | 第38-41页 |
4.2.4 化学指标测定 | 第41-47页 |
4.2.5 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47-48页 |
4.3 结果分析 | 第48-59页 |
4.3.1 形态学观察 | 第48-49页 |
4.3.2 培养特征观察结果 | 第49-50页 |
4.3.3 生理生化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4.3.4 化学指标测定结果 | 第52-55页 |
4.3.5 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55-59页 |
4.4 小结 | 第59页 |
4.5 嗜盐多孢菌属的描述 | 第59-60页 |
4.6 菌株 AFM10251T的描述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1-64页 |
5.1 结论 | 第61-62页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62页 |
5.3 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附录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