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第9-11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 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急管理相关理论 | 第17-24页 |
(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涵 | 第17-18页 |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 | 第17页 |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 第17-18页 |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急管理的内涵 | 第18-21页 |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急管理的定义 | 第18-20页 |
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急管理指导思想 | 第20页 |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应急管理基本原则 | 第20-21页 |
(三)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1. 公共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2. 危机管理理论 | 第22-24页 |
二、 我国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4-33页 |
(一) 我国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总体现状 | 第24-28页 |
1. 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 第25-26页 |
2. 监测体系和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 | 第26-27页 |
3. 应急队伍体系初具规模 | 第27页 |
4. 应急宣传教育工作有序展开 | 第27-28页 |
(二) 我国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问题 | 第28-30页 |
1. 应急指挥系统不健全 | 第28页 |
2. 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 | 第28-29页 |
3. 信息处置失当与信息报告网络不健全 | 第29-30页 |
4. 社会公众自救与互救能力差 | 第30页 |
(三) 我国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30-33页 |
1. 危机管理意识缺乏 | 第30-31页 |
2. 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不整合 | 第31页 |
3. 监督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31-32页 |
4. 财政在公共卫生中的投入不足 | 第32-33页 |
三、 国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33-39页 |
(一) 国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特色分析 | 第33-37页 |
1. 美国:纵横综合的管理体系 | 第33-35页 |
2. 英国:权责分明的垂直管理体系 | 第35-36页 |
3. 日本:预防为中心的管理体系 | 第36-37页 |
(二) 国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经验的启示 | 第37-39页 |
1. 预防为主 | 第37页 |
2. 政府应该设立常设应急管理机构 | 第37页 |
3. 明确规定应急管理组织权责 | 第37-38页 |
4.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运作以计划和预案为准 | 第38页 |
5. 建立灵敏的突发事件响应体系 | 第38-39页 |
四、 改善我国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 | 第39-52页 |
(一) 我国政府应对 A(H1N1)流感事件的成功经验 | 第39-45页 |
1. A(H1N1)流感疫情综述 | 第39-40页 |
2. 我国防控 A(H1N1)流感疫情的政府管理过程 | 第40-42页 |
3. A(H1N1)流感事件的政府管理过程分析及经验总结 | 第42-45页 |
(二) 改善我国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 | 第45-52页 |
1. 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 第45页 |
2. 完善应急机制的工作预案 | 第45-46页 |
3. 加强预警监测系统建设 | 第46-47页 |
4. 加强专业卫生应急队伍的建设 | 第47-49页 |
5. 构建政府与媒体的和谐关系 | 第49-50页 |
6.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