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独塔单索面斜拉桥整体稳定性及地震反应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斜拉桥的发展概述第9-10页
    1.2 斜拉桥稳定性分析和地震反应分析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斜拉桥稳定性分析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2-13页
2 斜拉桥稳定性分析和地震反应分析理论第13-21页
    2.1 斜拉桥稳定性分析理论第13-16页
        2.1.1 第一类稳定问题第13-14页
        2.1.2 第二类稳定问题第14-15页
        2.1.3 稳定性的评价指标第15-16页
    2.2 斜拉桥地震反应分析理论第16-20页
        2.2.1 静力法第16页
        2.2.2 反应谱法第16-18页
        2.2.3 时程分析法第18-20页
    2.3 本章小结第20-21页
3 斜拉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和整体稳定性分析第21-37页
    3.1 工程概况第21-23页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3-24页
    3.3 静力风荷载对结构稳定性影响第24-28页
        3.3.1 成桥恒载作用分析结果第24-25页
        3.3.2 成桥恒载和横向风荷载组合作用分析结果第25-26页
        3.3.3 成桥恒载和纵向风荷载组合作用分析结果第26-27页
        3.3.4 计算结果分析第27-28页
    3.4 汽车荷载布置形式对结构稳定性影响第28-34页
        3.4.1 成桥状态全桥满布汽车荷载第28-29页
        3.4.2 成桥状态全桥半桥宽满布汽车荷载第29-31页
        3.4.3 成桥状态大跨满布汽车荷载第31-32页
        3.4.4 成桥状态小跨满布汽车荷载第32-34页
    3.5 计算结果分析第34-36页
    3.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 桥梁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第37-44页
    4.1 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模型动力特性分析第37-39页
    4.2 承台底固结模型动力特性分析第39-41页
    4.3 计算结果分析第41-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4页
5 斜拉桥地震反应谱分析第44-60页
    5.1 引言第44页
    5.2 反应谱曲线第44-45页
    5.3 水平向地震动输入方向对地震反应分析的影响第45-53页
        5.3.1 输入方向对控制截面的影响第45-52页
        5.3.2 输入方向对桥塔塔顶位移的影响第52-53页
    5.4 竖向地震动对地震反应的影响第53-58页
        5.4.1 竖向地震动对控制截面内力影响第53-57页
        5.4.2 竖向地震动对结构竖向位移的影响第57-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6 斜拉桥地震时程反应分析第60-80页
    6.1 引言第60页
    6.2 E1 地震作用下动力时程分析第60-69页
        6.2.1 地震动输入第60-62页
        6.2.2 时程反应分析结果与反应谱法结果比较第62-68页
        6.2.3 时程反应分析塔顶位移与反应谱法塔顶位移比较第68-69页
    6.3 E2 地震作用下动力时程分析第69-78页
        6.3.1 地震动输入第69-71页
        6.3.2 时程反应分析第71-74页
        6.3.3 截面弯矩—曲率曲线第74-76页
        6.3.4 计算结果分析第76-78页
    6.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公路改扩建方案比选研究
下一篇:岩溶公路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