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半导体光催化探讨 | 第11-17页 |
1.2.1 半导体光催化反应机理 | 第11-14页 |
1.1.2 提高光催化性能途径 | 第14-17页 |
1.3 新型铋基可见光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1 铋基半导体光催化材料 | 第17-19页 |
1.3.2 Bi_2O_3晶型结构 | 第19页 |
1.3.3 Bi_2O_3的应用与发展 | 第19页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19-22页 |
1.4.1 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多孔微球β-Bi_2O_3的制备以及光催化性能 | 第22-32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3-24页 |
2.2.1 β-Bi_2O_3的制备 | 第23页 |
2.2.2 β-Bi_20_3半导体粉末表征 | 第23-24页 |
2.2.3 光催化反应 | 第24页 |
2.3 结果与探讨 | 第24-30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 第24-25页 |
2.3.3 形貌分析 | 第25-26页 |
2.3.4 BET分析 | 第26页 |
2.3.5 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26-27页 |
2.3.6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27-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多孔β-Bi_2O_3/Bi_2O_2C0_3 p-n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 第32-46页 |
3.1 引言 | 第32-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3.2.1 Bi_2O_2CO_3的制备 | 第33页 |
3.2.2 β-Bi_2O_3/Bi_2O_2CO_3复合材料制备 | 第33页 |
3.2.3 β-Bi_2O_3/Bi_2O_2CO_3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33-34页 |
3.2.4 光催化反应 | 第3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4-45页 |
3.3.1 热重/差热(TG/DTA)曲线分析 | 第34-35页 |
3.3.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5-36页 |
3.3.3 样品的XPS分析 | 第36-37页 |
3.3.4 形貌分析 | 第37-40页 |
3.3.5 BET分析 | 第40-41页 |
3.3.6 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41页 |
3.3.7 样品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 第41-43页 |
3.3.8 光催化机理 | 第43-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新型F掺杂β-Bi_2O_3半导体光催化剂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 第46-58页 |
4.1 前言 | 第46-4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4.2.1 试剂和材料 | 第47页 |
4.2.2 样品制备 | 第47页 |
4.2.3 样品表征 | 第47-48页 |
4.2.4 光催化反应 | 第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4.3.1 XRD和XPS分析 | 第48-49页 |
4.3.2 形貌分析 | 第49-51页 |
4.3.3 BET分析 | 第51-52页 |
4.3.4 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和禁带宽度计算 | 第52页 |
4.3.5 样品的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 第52-54页 |
4.3.6 光催化机理分析 | 第54-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8-60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8-59页 |
5.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