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艺术品法律保护路径研究
|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 | 第5-8页 |
|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1 绪论 | 第11-17页 |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1.1 问题提出 | 第11页 |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2 实用艺术品的内涵及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7-24页 |
| 2.1 实用艺术品的内涵 | 第17-20页 |
| 2.1.1 实用艺术品的概念 | 第17-19页 |
| 2.1.2 实用艺术品的特征 | 第19-20页 |
| 2.2 实用艺术品的分类 | 第20-21页 |
| 2.3 实用艺术品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21-24页 |
| 2.3.1 实用艺术品与美术作品 | 第21-22页 |
| 2.3.2 实用艺术品与工艺品 | 第22页 |
| 2.3.3 实用艺术品与工业品外观设计 | 第22-24页 |
| 3 我国实用艺术品的保护现状 | 第24-32页 |
| 3.1 我国实用艺术品的著作权法保护 | 第24-26页 |
| 3.2 我国实用艺术品的专利法保护 | 第26-27页 |
| 3.3 我国实用艺术品的商标法保护 | 第27-29页 |
| 3.4 我国实用艺术品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 第29-30页 |
| 3.5 我国实用艺术品保护的困境 | 第30-32页 |
| 4 实用艺术品的国际保护 | 第32-38页 |
| 4.1 国际公约对实用艺术品的保护 | 第32-33页 |
| 4.1.1 国际公约的规定 | 第32-33页 |
| 4.2 美、英、法、德对实用艺术品的保护 | 第33-36页 |
| 4.2.1 美国 | 第33-34页 |
| 4.2.2 英国 | 第34-35页 |
| 4.2.3 法国 | 第35页 |
| 4.2.4 德国 | 第35-36页 |
| 4.3 实用艺术品国际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8页 |
| 5 实用艺术品法律保护路径分析与选择 | 第38-50页 |
| 5.1 实用艺术品法律保护模式的分析 | 第38-43页 |
| 5.1.1 实用艺术品的著作权法保护模式分析 | 第38-40页 |
| 5.1.2 实用艺术品的专利权法保护模式分析 | 第40-42页 |
| 5.1.3 实用艺术品的商标法保护模式分析 | 第42页 |
| 5.1.4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分析 | 第42-43页 |
| 5.2 实用艺术品法律保护路径的选择 | 第43-50页 |
| 5.2.1 著作权法保护路径选择条件 | 第43-46页 |
| 5.2.2 专利法保护路径选择条件 | 第46-47页 |
| 5.2.3 商标法保护路径选择条件 | 第47-48页 |
| 5.2.4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路径选择条件 | 第48页 |
| 5.2.5 多重保护路径下权利人选择条件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中外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3-54页 |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