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完善
| 内容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11-17页 |
| 一、 论文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 第11-12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页 |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 三、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 (一)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四、 论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 第一章 遗赠扶养协议概述 | 第17-28页 |
| 一、 遗赠扶养协议的概念 | 第17-18页 |
| 二、 遗赠扶养协议的特征与意义 | 第18-21页 |
| (一) 遗赠扶养协议的特征 | 第18-20页 |
| (二) 遗赠扶养协议的意义 | 第20-21页 |
| 三、 遗赠扶养协议与相关概念 | 第21-26页 |
| (一) 遗赠 | 第21-23页 |
| (二) 让产承养协议 | 第23-25页 |
| (三) 死因赠与 | 第25-26页 |
| 四、 遗赠扶养协议与“五保”制度 | 第26-28页 |
| 第二章 我国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缺陷 | 第28-32页 |
| 一、 合同效力划分的缺陷 | 第28页 |
| 二、 对扶养人权利保护的立法空白 | 第28页 |
| 三、 遗赠扶养协议的订立主体问题 | 第28-29页 |
| 四、 未规定遗赠扶养协议的形式要件 | 第29-30页 |
| 五、 遗赠扶养协议的内容规定过于简单 | 第30页 |
| 六、 未规定协议的解除事由 | 第30页 |
| 七、 没有规定对违反协议的救济措施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完善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的建议 | 第32-48页 |
| 一、 关于契约继承制度现实条件的分析 | 第32页 |
| (一) 历史文化传统基础 | 第32页 |
| (二) 制度上的相似性基础 | 第32页 |
| 二、 遗赠扶养协议制度立法模式的选择 | 第32-37页 |
| (一) 确定遗赠扶养协议的性质 | 第32-36页 |
| (二) 遗赠扶养协议法律体系中应采取的立法体例 | 第36-37页 |
| 三、 建立遗赠扶养协议新制度,保障当事人权益 | 第37-48页 |
| (一) 遗赠扶养协议的基本原则 | 第37页 |
| (二) 遗赠扶养协议的形式要件 | 第37-38页 |
| (三) 遗赠扶养协议的当事人 | 第38-40页 |
| (四) 遗赠扶养协议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 第40-44页 |
| (五) 遗赠扶养协议适用上的效力 | 第44-45页 |
| (六) 遗赠扶养协议的解除、撤销 | 第45页 |
| (七) 遗赠扶养协议相关的“五保供养” | 第45-47页 |
| (八) 遗赠扶养协议相关的补充规定 | 第47-48页 |
| 结论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