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 | 第11-12页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新世纪乡土小说与新农民形象 | 第15-22页 |
一、新世纪乡土小说发展概述 | 第15-19页 |
(一)、代表性作家作品 | 第15-16页 |
(二)、主要题材类型 | 第16-17页 |
(三)、小说艺术形式的一些新变化 | 第17-19页 |
二、新农民形象历史概述 | 第19-22页 |
(一)、20世纪40年代的新农民形象 | 第19页 |
(二)、20世纪50至70年代的新农民形象 | 第19-20页 |
(三)、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新农民形象 | 第20-21页 |
(四)、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新农民形象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在乡”新农民形象 | 第22-34页 |
一、“在乡”新农民的类型与特征 | 第22-29页 |
(一)、“在乡”新农民形象的主要类型 | 第22-28页 |
(二)、“在乡”新农民形象的主要特征 | 第28-29页 |
二、“在乡”新农民形象与新农村建设 | 第29-30页 |
(一)、进行乡村治理变革 | 第29页 |
(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 第29-30页 |
(三)、维系乡村教育文化 | 第30页 |
三、“在乡”新农民形象的塑造 | 第30-34页 |
(一)、在乡村新旧转型中塑造新农民形象 | 第31-32页 |
(二)、在新旧冲突中塑造新农民 | 第32-34页 |
第三章 “进城”新农民形象 | 第34-44页 |
一、“进城”新农民形象的类型与特征 | 第34-41页 |
(一)、“进城”新农民形象的主要类型 | 第35-39页 |
(二)、“进城”新农民形象的主要特征 | 第39-41页 |
二、“进城”新农民与现代城乡建设 | 第41-42页 |
(一)、为现代城市做贡献 | 第41-42页 |
三、“进城”新农民形象的塑造 | 第42-44页 |
(一)、在城乡文化冲突中塑造新农民形象 | 第42-43页 |
(二)、在“进城”与“回乡”的冲突中塑造新农民形象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