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4-19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5-16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 法解释学方法 | 第17-18页 |
(二) 比较的研究方法 | 第18页 |
(三) 逻辑分析法 | 第18-19页 |
第一章 儿童性侵犯被害人权益保护问题的研究基础 | 第19-27页 |
一、儿童性侵犯被害人权益保护问题的现实由来 | 第19-23页 |
(一) 被害人与刑事司法系统的关系 | 第19-21页 |
(二) 刑事司法程序对于儿童性侵犯被害人的可能影响 | 第21-23页 |
二、儿童性侵犯被害人权益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一) 刑事被害人救济理论 | 第23-25页 |
(二) 儿童权利保护理论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儿童性侵犯被害人权益保护的国际人权标准 | 第27-38页 |
一、儿童性侵犯被害人权益保护的国际人权公约标准 | 第28-33页 |
(一) 获得有效救济权及其应有内涵 | 第28-31页 |
(二) 考虑儿童的最大利益原则 | 第31-32页 |
(三) 尊重儿童的意见原则 | 第32-33页 |
二、联合国及其下属机构有关文件所确立的软法标准 | 第33-38页 |
(一) 《为罪行和滥用权利行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 | 第34页 |
(二) 《严重违反国际人权法和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行为受害人获得补救和赔偿的权利基本原则和导则》 | 第34-35页 |
(三) 《为罪行的儿童被害人和证人取得公理的准则》 | 第35-38页 |
第三章 儿童性侵犯被害人权益保护的区际人权标准——以欧洲为例 | 第38-46页 |
一、欧洲理事会人权保护框架下的区际人权标准 | 第38-40页 |
(一) 《保护儿童免遭性侵犯和性剥削公约》 | 第39-40页 |
(二) 《儿童友好型司法准则》 | 第40页 |
二、欧洲联盟人权保护框架下的区际人权标准 | 第40-46页 |
(一) 《打击儿童性侵犯及儿童色情剥削以及儿童色情制品的指令》 | 第41-42页 |
(二) 《关于犯罪被害人权利、支持与保护的最低标准指令》 | 第42-46页 |
第四章 儿童性侵犯被害人权益保护的人权标准比较研究 | 第46-62页 |
一、儿童性侵犯被害人获得有效救济的法律保障 | 第46-49页 |
(一) 罪名规定的完善性 | 第46-48页 |
(二) 追诉时效规定的特殊性 | 第48-49页 |
二、儿童性侵犯被害人程序性权利的法律保障 | 第49-58页 |
(一) 知情权的享有与保障 | 第50-51页 |
(二) 参与权的享有与保障 | 第51-56页 |
(三) 其他权利与司法支持的保障 | 第56-58页 |
三、儿童性侵犯被害人获得赔偿或补偿权的法律保障 | 第58-62页 |
(一) 获得赔偿或补偿权的享有与保障 | 第58-60页 |
(二) 赔偿或补偿决定的执行保障 | 第60-62页 |
第五章 儿童性侵犯被害人权益保护的人权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第62-80页 |
一、我国儿童性侵害被害人权益保护概况 | 第62-64页 |
(一) 儿童性侵犯被害人权益保护的法制环境 | 第62-64页 |
(二) 儿童性侵犯被害人权益保护的政策环境 | 第64页 |
二、我国儿童性侵犯被害人权益保护的不足之处 | 第64-73页 |
(一) 性犯罪相关规定有待完善 | 第65-66页 |
(二) 公检法部门的具体工作方式尚需改进 | 第66-68页 |
(三) 儿童性侵犯被害人程序性权利保障有待加强 | 第68-71页 |
(四) 刑事司法的救济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 第71-73页 |
三、儿童性侵害被害人权益保护的人权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第73-80页 |
(一) 扩大刑法保护范围 | 第73-75页 |
(二) 强化儿童保护基本原则在刑事司法领域的适用 | 第75-76页 |
(三) 加强儿童性侵犯被害人基本权利保障 | 第76-78页 |
(四) 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