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中小学课堂教学师生有效互动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20页
 (一) 选题缘由第10-12页
  1. 师生互动是学生实现社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第10页
  2. 师生互动是贯彻和实施新课程的需要第10-11页
  3. 师生有效互动研究不足第11页
  4. 研究者自身教学体验第11-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 有助于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第12页
  2. 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第12页
  3. 有助于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第12-13页
 (三) 文献综述第13-18页
  1. 有关师生互动的本质涵义的研究第13-14页
  2. 有关师生互动分类的研究第14-16页
  3. 有关师生互动的构成要素(结构)的研究第16-18页
 (四)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 文献法第18页
  2. 调查法第18页
  3. 案例分析法第18-20页
一.师生有效互动的相关概念、标准、特点第20-28页
 (一) 核心概念界定第20-22页
  1. 互动第20-21页
  2. 师生互动第21-22页
  3. 师生有效互动第22页
 (二) 师生有效互动的标准第22-24页
  1. 在师生互动中应凸显出师生共同发展的轨迹第22页
  2. 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互动氛围第22-23页
  3. 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深入体验第23页
  4. 能够提升学生认知和思维水平第23页
  5. 开放而有序的合理互动第23-24页
  6. 学生全员参与的互动第24页
  7. 有始有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互动第24页
 (三) 师生有效互动的特点第24-28页
  1. 师生之间的平等性第24页
  2. 师生之间的交互性第24-25页
  3. 反馈的及时性第25页
  4. 师生之间的情感性第25-26页
  5. 建构生成性第26-28页
二.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8-34页
 (一) 师生有效互动在教师观念中出现的问题第28-30页
  1. 师生有效互动被片面的理解第29页
  2. 对师生有效互动重视度不够第29-30页
 (二) 师生有效互动在教学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第30-31页
  1. 师生有效互动在教学设计中被忽视第31页
  2. 师生有效互动设计的不确切、不科学第31页
 (三) 师生有效互动在教师教学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第31-34页
  1. 师生有效互动在教学实施中被忽视第32-33页
  2. 师生有效互动在教学实施中趋于形式化第33-34页
三.课堂教学中影响师生有效互动效果的原因分析第34-38页
 (一) 思想观念的制约第34-35页
  1. 唯理智教育观念的束缚第34页
  2. 实用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制约第34-35页
 (二) 教师对课堂有效互动掌控能力的影响第35-38页
  1. 教师对教材互动内容处理能力的影响第36页
  2. 对互动对象的掌控能力的影响第36-37页
  3. 教师自我掌控能力的影响第37-38页
四、 课堂教学师生有效互动的达成策略第38-44页
 (一) 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互动意识第38-39页
  1.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材内容应更好地提供互动文本第38页
  2. 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互动意识第38-39页
 (二)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改善师生互动第39-40页
  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改善师生互动第39-40页
  2. 加强教师的人文道德修养,更好地实现教师对互动对象的有利影响第40页
 (三) 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第40-44页
  1. 根据授课内容适当变换教室的空间结构第40-41页
  2. 恰当的利用软件信息营造互动的氛围第41页
  3. 尊重信任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第41-44页
结束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0页
附录第50-54页
后记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生情商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下一篇:中小学校园安全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