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前言 | 第11页 |
1.2 草酸亚铁的应用 | 第11-12页 |
1.3 草酸亚铁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1 液相沉淀法[10] | 第12-13页 |
1.3.2 微乳液法 | 第13页 |
1.4 草酸亚铁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5 混凝剂的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1.5.1 混凝剂的工作原理 | 第17页 |
1.5.2 混凝剂的分类 | 第17-18页 |
1.5.3 低分子混凝剂 | 第18页 |
1.5.4 高分子混凝剂 | 第18-20页 |
1.6 聚合硫酸铁的改性进展 | 第20-21页 |
1.6.1 无机离子改性PFS | 第20页 |
1.6.2 有机高分子改性 | 第20页 |
1.6.3 自制改性剂改性 | 第20-21页 |
1.7 PPFS的应用 | 第21页 |
1.8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1页 |
1.9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2 草酸亚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3-48页 |
2.1 实验设备、流程及操作 | 第23-25页 |
2.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23-24页 |
2.1.2 实验流程 | 第24-25页 |
2.1.3 实验操作 | 第25页 |
2.2 产品的检测方法 | 第25-28页 |
2.2.1 草酸亚铁含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滴定) | 第25-26页 |
2.2.2 X射线分析(XRD) | 第26页 |
2.2.3 热重差热分析(TG-DSC) | 第26页 |
2.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分析(FTIR) | 第26页 |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6-27页 |
2.2.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7页 |
2.2.7 激光粒径分析 | 第27-28页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8-40页 |
2.3.1 单因素实验 | 第28-32页 |
2.3.1.1 硫酸亚铁浓度对产品纯度和粒径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1.2 反应温度对产品纯度和粒径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1.3 陈化时间对产品纯度和粒径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1.4 添加剂种类对产品纯度和粒径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1.5 添加剂添加比例对产品纯度和粒径的影响 | 第32页 |
2.3.2 响应面实验 | 第32-40页 |
2.3.2.1 响应面实验结果 | 第32-34页 |
2.3.2.2 以纯度为导向的响应面分析 | 第34-37页 |
2.3.2.3 以粒径为导向的响应面分析 | 第37-40页 |
2.4 实验结果的验证 | 第40页 |
2.5 废水成分分析 | 第40页 |
2.6 产品的表征与分析 | 第40-46页 |
2.6.1 化学分析和粒径测试 | 第40-41页 |
2.6.2 产品XRD表征与分析 | 第41-42页 |
2.6.3 产品TG-DSC表征与分析 | 第42-43页 |
2.6.4 产品FTIR表征与分析 | 第43-44页 |
2.6.5 产品SEM表征与分析 | 第44-45页 |
2.6.6 产品TEM表征与分析 | 第45页 |
2.6.7 产品的ICP-AES表征与分析 | 第45-46页 |
2.6.8 产品的质量检测 | 第4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3 PPFS的制备及产品表征 | 第48-68页 |
3.1 前言 | 第4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3.2.1 实验设备、流程及操作 | 第48-49页 |
3.2.2 实验流程 | 第49-50页 |
3.2.3 实验操作 | 第50页 |
3.3 产品检测方法 | 第50-52页 |
3.3.1 稳定性的测定 | 第50页 |
3.3.2 密度的测定 | 第50-51页 |
3.3.3 全铁含量的测定 | 第51页 |
3.3.4 盐基度的测定 | 第51-52页 |
3.3.5 产品FTIR表征与分析 | 第52页 |
3.3.6 产品SEM表征与分析 | 第52页 |
3.3.7 产品XRD表征与分析 | 第52页 |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2-63页 |
3.4.1 单因素实验 | 第52-59页 |
3.4.1.1 氧化剂的种类对产品的影响 | 第53页 |
3.4.1.298 %硫酸添加量对产品的影响 | 第53-55页 |
3.4.1.3 反应温度对产品的影响 | 第55-56页 |
3.4.1.4 陈化温度对产品的影响 | 第56-57页 |
3.4.1.5 陈化时间对产品的影响 | 第57-59页 |
3.4.2 响应面实验 | 第59-63页 |
3.4.2.1 响应面实验方案与结果 | 第59-63页 |
3.4.3 实验结果的验证 | 第63页 |
3.5 PPFS产品的表征分析 | 第63-67页 |
3.5.1 PPFS产品的FT-IR表征 | 第63-64页 |
3.5.2 PPFS产品的XRD表征 | 第64-65页 |
3.5.3 PPFS产品的SEM表征 | 第65-67页 |
3.5.4 PPFS产品的质量检测 | 第6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4 论文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68-70页 |
4.1 结论 | 第68-69页 |
4.2 主要创新点 | 第69页 |
4.3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