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绪论 | 第9-17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1.2.1 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课题相关概念 | 第13-15页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1.6 研究的框架 | 第15-16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疗养空间中康复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7-37页 |
2.1 康复性景观的发展方向 | 第17-22页 |
2.1.1 国外的康复性景观发展 | 第17-20页 |
2.1.2 国内的康复性景观发展 | 第20-22页 |
2.2 人的心理行为对疗养康复环境的影响研究 | 第22-26页 |
2.2.1 疗养人员的心理需求分析及相关设计方法 | 第23-24页 |
2.2.2 医护人员的心理需求分析及相关的设计方法 | 第24-25页 |
2.2.3 探访人员的心理需求分析及相关设计方法 | 第25页 |
2.2.4 军人疗养员的心理需求分析及相关设计方法 | 第25-26页 |
2.3 国内疗养景观设计的主流思想理论及实例 | 第26-31页 |
2.3.1 佛教的思想对疗养康复景观设计的影响 | 第27-29页 |
2.3.2 道教思想对疗养康复景观设计的影响 | 第29-31页 |
2.4 中国传统理论在疗养康复景观空间中的运用 | 第31-36页 |
2.4.1 中国传统风水理论 | 第31页 |
2.4.2 根据传统风水学选择疗养康复空间 | 第31-33页 |
2.4.2.1 疗养康复空间的选址忌讳 | 第33页 |
2.4.2.2 改造不理想疗养康复空间办法 | 第33页 |
2.4.3 传统风水理论在疗养康复空间中的具体应用 | 第33-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3.以临潼兰州军区疗养院为案例的康复型景观疗养空间 | 第37-83页 |
3.1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院的景观概况 | 第37-45页 |
3.1.1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院的地域概况 | 第37-38页 |
3.1.2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院景观设计概况 | 第38-41页 |
3.1.3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院的园林造景手法 | 第41-45页 |
3.2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院的康复性景观设计思想 | 第45-47页 |
3.3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院的植物景观 | 第47-67页 |
3.3.1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院建设对景观环境的需求 | 第47-48页 |
3.3.2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空间中的景观元素及作用 | 第48-51页 |
3.3.3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院的绿化及作用 | 第51-55页 |
3.3.4 临潼兰州军区康复疗养中对于植物色彩的运用 | 第55-58页 |
3.3.5 临潼兰州军区康复疗养中对于植物质感的运用 | 第58-60页 |
3.3.6 临潼兰州军区康复疗养中对于植物花期的选择 | 第60-61页 |
3.3.7 临潼兰州军区康复疗养中对于植物气味的运用 | 第61-63页 |
3.3.8 临潼兰州军区康复疗养中对于植物树形的应用 | 第63-64页 |
3.3.9 临潼兰州军区康复疗养院中常见的植物 | 第64-65页 |
3.3.10 通过植物营造临潼兰州军区康复疗养意境 | 第65-67页 |
3.4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院的水景设计 | 第67-73页 |
3.4.1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院内的水景基本形式 | 第68-69页 |
3.4.2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空间水景的设计手法 | 第69-73页 |
3.5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院的道路景观 | 第73-76页 |
3.5.1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空间道路的分类 | 第73-74页 |
3.5.2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空间道路的设计方法 | 第74-76页 |
3.6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院的铺装设计 | 第76-79页 |
3.7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院的小品设置 | 第79-81页 |
3.7.1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院中休息设施的设计 | 第79-80页 |
3.7.2 临潼兰州军区疗养院中景观雕塑的设计 | 第80-81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4. 对于中国疗养院康复型景观建设的建议 | 第83-103页 |
4.1 中国目前疗养院内康复型景观的建设状况 | 第83-93页 |
4.1.1 现代医院、疗养院绿地中常使用的景观布局形式 | 第84-85页 |
4.1.2 现代医院、疗养院绿地中所采用的基本构图 | 第85-87页 |
4.1.3 现代疗养区环境设计的综合性 | 第87-89页 |
4.1.4 中国疗养院康复环境设计的现状问题 | 第89-91页 |
4.1.5 现代疗养区居住康复环境设计的发展 | 第91-93页 |
4.2 对于中国目前疗养院康复环境现状的建议 | 第93-102页 |
4.2.1 建议疗养院康复环境设计所需满足的要求 | 第93-95页 |
4.2.2 建议疗养院康复环境设计所采用的原则 | 第95-97页 |
4.2.3 建议现代疗养院采用的疗养方式 | 第97-100页 |
4.2.4 现代疗养空间的绿化设计解决方案 | 第100-10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5. 结论 | 第103-115页 |
5.1 康复型景观的内涵、服务对象和功效 | 第103-104页 |
5.1.1 康复型景观的内涵 | 第103页 |
5.1.2 康复型景观的服务对象 | 第103-104页 |
5.1.3 康复型景观的功效 | 第104页 |
5.2 疗养院康复型景观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04-106页 |
5.2.1 疗养院康复型景观建设的必要性 | 第104-105页 |
5.2.2 疗养院康复型景观建设的可行性 | 第105-106页 |
5.3 国内康复型景观的发展现状和国外成功应用的案例 | 第106-111页 |
5.3.1 国内康复型景观的发展现状 | 第106页 |
5.3.2 国外康复型景观应用成功案例 | 第106-111页 |
5.4 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康复型景观设计的建议 | 第111-112页 |
5.5 论文的研究成果 | 第112页 |
5.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12-113页 |
5.7 论文的不足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19页 |
图录 | 第119-121页 |
表录 | 第121-123页 |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