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引言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董事对债权人承担信义义务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 第一节 董事的法律地位 | 第13-14页 |
| 第二节 董事与公司债权人的法律关系 | 第14页 |
| 第三节 董事对债权人承担信义义务的理论依据:信托基金法则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董事对债权人承担信义义务的时间 | 第16-20页 |
| 第一节 董事信义义务对象的变迁规则 | 第16-17页 |
| 第二节 董事何时对债权人承担信义义务 | 第17-18页 |
| 第三节 如何界定“无偿付能力” | 第18-20页 |
| 一、 无力偿还到期债务 | 第18页 |
| 二、 资不抵债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破产临界期董事对债权人负信义义务的必要性 | 第20-23页 |
| 第一节 有限责任制度对债权人利益的不利影响 | 第20-21页 |
| 第二节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影响 | 第21页 |
| 第三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影响 | 第21-23页 |
| 第四章 破产临界期董事对债权人信义义务的方式 | 第23-26页 |
| 第一节 间接义务说 | 第23-24页 |
| 第二节 直接义务说 | 第24-26页 |
| 第五章 董事对债权人信义义务的内容 | 第26-31页 |
| 第一节 董事对债权人的忠实义务 | 第26-28页 |
| 第二节 董事对债权人的勤勉义务 | 第28-29页 |
| 第三节 与董事对公司信义义务的比较 | 第29-31页 |
| 第六章 董事对债权人信义义务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 第31-34页 |
| 第一节 与债的保全制度中的撤销权的比较 | 第31-32页 |
| 第二节 与公司法人格否定制度的比较 | 第32-34页 |
| 结论 | 第34-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