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资产证券化概述 | 第10-14页 |
1.1 基本概念 | 第10-11页 |
1.2 交易结构 | 第11-12页 |
1.3 资产证券化的金融功能 | 第12-14页 |
1.3.1 融资功能 | 第12页 |
1.3.2 金融治理功能 | 第12-14页 |
第2章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层面解析 | 第14-23页 |
2.1 资产证券化中的法律主体 | 第14-17页 |
2.1.1 原始权益人 | 第14页 |
2.1.2 特殊目的载体(SPV) | 第14-15页 |
2.1.3 管理人 | 第15-16页 |
2.1.4 投资者 | 第16页 |
2.1.5 其他参与机构 | 第16-17页 |
2.2 实际案例中的法律关系分析 | 第17-23页 |
2.2.1 建元 2007-1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 第17-19页 |
2.2.2 案例法律关系解析 | 第19-21页 |
2.2.3 基于债务转移而衍生出的法律权利 | 第21-23页 |
第3章 资产证券化法律风险分析 | 第23-29页 |
3.1 基础资产风险 | 第23-24页 |
3.1.1 基础资产灭失风险 | 第23页 |
3.1.2 基础资产权利瑕疵风险 | 第23-24页 |
3.1.3 债权资产的债务人违约风险 | 第24页 |
3.1.4 债权资产的债务人抵销和抗辩风险 | 第24页 |
3.2 交易结构风险 | 第24-25页 |
3.2.1 资产交易风险 | 第24-25页 |
3.2.2 基础资产破产隔离风险 | 第25页 |
3.3 发行及管理风险 | 第25-27页 |
3.3.1 发行市场风险 | 第25-26页 |
3.3.2 发行监管风险 | 第26页 |
3.3.3 管理风险 | 第26-27页 |
3.4 管理人破产风险 | 第27页 |
3.4.1 管理中止风险 | 第27页 |
3.4.2 收益认定风险 | 第27页 |
3.5 证券投资风险 | 第27-29页 |
3.5.1 投资风险 | 第27-28页 |
3.5.2 SPV 违约风险 | 第28页 |
3.5.3 流动性风险 | 第28页 |
3.5.4 利率风险 | 第28-29页 |
第4章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实务 | 第29-34页 |
4.1 资产证券化中的法律实务工作 | 第29-32页 |
4.1.1 基础资产的选择 | 第29-30页 |
4.1.2 交易结构设计 | 第30-31页 |
4.1.3 证券发行 | 第31-32页 |
4.2 资产证券化中涉及的法律文件及法规 | 第32-34页 |
4.2.1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法律文件 | 第32-33页 |
4.2.2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法律法规 | 第33-34页 |
第5章 资产证券化实施的突出法律问题探讨 | 第34-41页 |
5.1 关于“真实出售”认定问题的探讨 | 第34-36页 |
5.1.1 真实出售的法律性质 | 第34页 |
5.1.2 真实出售的认定标准 | 第34-35页 |
5.1.3 真实出售不彻底的法律风险 | 第35-36页 |
5.2 关于“收益权”问题的探讨 | 第36-41页 |
5.2.1 “收益权”的法律性质 | 第36-37页 |
5.2.2 以“收益权”为基础资产的证券化实例 | 第37-39页 |
5.2.3 收益权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风险 | 第39-41页 |
第6章 资产证券化的障碍、改进及发展 | 第41-45页 |
6.1 资产证券化目前的障碍 | 第41-42页 |
6.1.1 资产支持证券缺乏流动性 | 第41页 |
6.1.2 法制环境有待改善 | 第41-42页 |
6.2 资产证券化的改进措施 | 第42-43页 |
6.2.1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机构投资主体 | 第42页 |
6.2.2 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和规范中介机构 | 第42页 |
6.2.3 完善立法,建立配套服务体系 | 第42-43页 |
6.3 资产证券化的未来发展 | 第43-45页 |
6.3.1 资产证券化符合金融改革的方向 | 第43页 |
6.3.2 资产证券化肩负盘活存量金融资产要务 | 第43-44页 |
6.3.3 资产证券化可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