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11页 |
Abstract | 第11-20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21-25页 |
第一部分 :p53基因多态性与低位直肠癌发病风险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联研究 | 第25-70页 |
1 前言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1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6-28页 |
2.2.1 主要试剂 | 第27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8-31页 |
2.3.1 p53基因多态位点的选择 | 第28页 |
2.3.2 基因组DNA提取 | 第28-29页 |
2.3.3 SNP基因型分析 | 第29-30页 |
2.3.4 统计学分析 | 第30-31页 |
3 结果 | 第31-66页 |
3.1 研究人群 | 第31-33页 |
3.2 p53基因多态性与低位直肠癌发病风险关联分析 | 第33-39页 |
3.3 p53基因多态性与低位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关联分析 | 第39-51页 |
3.4 p53基因多态性与低位直肠癌预后关联分析 | 第51-62页 |
3.5 p53基因SNP单体型与低位直肠癌的相关性 | 第62-66页 |
3.5.1 p53基因SNP单体型与低位直肠癌发病风险关联分析 | 第62-63页 |
3.5.2 p53基因SNP单体型与低位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关联分析 | 第63-64页 |
3.5.3 p53基因SNP单体型与低位直肠癌预后关联分析 | 第64-66页 |
4 讨论 | 第66-68页 |
5 结论 | 第68-70页 |
第二部分 :p53基因多态--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与低位直肠癌发病风险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联研究 | 第70-99页 |
6 前言 | 第70页 |
7 材料与方法 | 第70-72页 |
7.1 研究对象 | 第70-71页 |
7.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71页 |
7.2.1 主要仪器 | 第71页 |
7.2.2 Kasp测序用仪器 | 第71页 |
7.3 实验方法 | 第71-72页 |
7.3.1 p53基因多态位点的选择 | 第71页 |
7.3.2 基因组DNA提取及SNP分型 | 第71-72页 |
7.3.3 统计学分析 | 第72页 |
8 结果 | 第72-97页 |
8.1 p53基因多态—吸烟饮酒交互作用与低位直肠癌发病风险关联分析 | 第72-76页 |
8.2 p53基因多态—吸烟饮酒交互作用与低位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关联分析 | 第76-92页 |
8.3 p53基因多态—吸烟饮酒交互作用与低位直肠癌预后关联分析 | 第92-96页 |
8.4 p53基因多态单体型—吸烟饮酒交互作用与低位直肠癌发病风险关联分析 | 第96-97页 |
9 讨论 | 第97-98页 |
10 结论 | 第98-99页 |
第三部分 :p53基因多态变异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P53蛋白差异表达与低位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联研究 | 第99-122页 |
11 前言 | 第99页 |
12 材料与方法 | 第99-103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99-100页 |
12.2 主要材料和仪器 | 第100-101页 |
12.2.1 主要试剂 | 第100-101页 |
12.2.2 仪器设备 | 第101页 |
12.3 实验方法 | 第101-103页 |
12.3.1 基因组DNA提取及SNP分型 | 第101-102页 |
12.3.2 组织标本切片 | 第102页 |
12.3.3 免疫组化染色 | 第102-103页 |
12.3.4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判定标准 | 第103页 |
12.3.5 统计学分析 | 第103页 |
13 结果 | 第103-120页 |
13.1 p53基因多态变异对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103-106页 |
13.2 P53蛋白表达与低位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关联分析 | 第106-115页 |
13.3 P53蛋白表达与低位直肠癌预后的关联分析 | 第115-120页 |
14 讨论 | 第120-121页 |
15 结论 | 第121-122页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第122-123页 |
参考文献 | 第123-129页 |
综述 | 第12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40-141页 |
致谢 | 第141-142页 |
个人简历 | 第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