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初中生数学交流能力的调查研究--以上海市某中学为例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 研究问题的阐述第12-13页
    1.3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3.1 理论意义第13-14页
        1.3.2 实践意义第14-15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5-30页
    2.1 数学交流的提出及内涵第15-18页
    2.2 数学交流能力与数学学习的关系第18-19页
    2.3 数学交流能力水平的评价及现状第19-25页
    2.4 数学交流能力的研究第25-28页
    2.5 数学交流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第28-30页
第3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过程第30-44页
    3.1 研究流程第30-31页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31页
    3.3 研究工具的编制第31-33页
    3.4 实施过程第33-34页
    3.5 数据处理第34-44页
第4章 数据统计分析第44-63页
    4.1 六年级数学交流能力总体表现第44-47页
        4.1.1 数学语言运用能力第44-45页
        4.1.2 数学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第45-46页
        4.1.3 视觉化表示能力第46页
        4.1.4 组织表达能力第46-47页
    4.2 六年级数学交流能力四个维度之间的比较第47-49页
        4.2.1 相关性第47-48页
        4.2.2 差异性第48-49页
    4.3 六年级学生对数学交流的主动性第49-50页
    4.4 六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与主动性之间的关系第50-51页
    4.5 九年级数学交流能力总体表现第51-53页
        4.5.1 数学语言运用能力第51页
        4.5.2 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第51-52页
        4.5.3 视觉化表示能力第52-53页
        4.5.4 组织表达能力第53页
    4.6 九年级数学交流能力四个维度之间的比较第53-55页
        4.6.1 相关性第54页
        4.6.2 差异性第54-55页
    4.7 九年级学生对数学交流的主动性第55-56页
    4.8 九年级学生数学交流能力与主动性之间的关系第56-57页
    4.9 数学交流能力的年级差异第57-58页
    4.10 数学学习基本情况第58-59页
    4.11 对数学交流价值、目的的认识第59-60页
    4.12 数学交流对象的选择第60-61页
    4.13 数学教师、学生家长的数学交流意识第61-62页
    4.14 影响数学交流的因素第62-63页
第5章 个案分析第63-71页
    5.1 研究目的及个案选取第63页
    5.2 个案分析结果第63-71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第71-77页
    6.1 研究结论第71-73页
    6.2 教学建议第73-76页
        6.2.1 加强对数学语言的的学习第73-74页
        6.2.2 创造数学交流机会,锻炼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第74-75页
        6.2.3 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提升学生数学交流自信心第75页
        6.2.4 开设数学交流拓展课,使数学交流成为一种学习方式第75-76页
    6.3 研究局限及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附录1 数学交流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第81-84页
附录2 数学交流水平测试卷第84-86页
附录3 访谈提纲第86-87页
后记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语篇宏结构教学的现状调查
下一篇:中小学教师对教研活动的认同感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