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9-24页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21页 |
第三节 概念界定、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21-24页 |
第一章 燕京大学国文系文学教育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24-41页 |
第一节 五四时期的大学文学教育——以国立北京大学为例 | 第26-31页 |
第二节 民族主义浪潮下的自我调适 | 第31-39页 |
第三节 传统而孱弱:创校之初的“国文部” | 第39-41页 |
第二章 领风气之先的新文学教育 | 第41-58页 |
第一节 初成体系的新文学课程 | 第41-46页 |
第二节 师生互动中的新文学教育——以《燕大周刊》为例 | 第46-53页 |
第三节 校方的期待:“基督教”与“新文化”共存 | 第53-58页 |
第三章 文学教育的学术化转向 | 第58-77页 |
第一节 丰富多样的“文学研究”课程 | 第58-62页 |
第二节 学术的规训——从新文学作家到古典文学学者 | 第62-66页 |
第三节 校方的期待:从“中国化”到“学术化” | 第66-77页 |
结语 | 第77-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0页 |
附录 | 第90-120页 |
后记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