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一、导论第10-21页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研究背景第10-12页
        2、研究意义第12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1、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3-18页
    (三) 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第18-19页
        1、理论工具第18-19页
        2、研究方法第19页
    (四) 论文的基本框架和创新点第19-21页
        1、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9-20页
        2、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20-21页
二、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相关概念及法理依据第21-27页
    (一) 基本概念界定第21-23页
        1、行政问责制的含义第21-22页
        2、被问责官员复出及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含义第22-23页
    (二) 我国被问责官员复出的法理依据第23-24页
        1、我国传统的治国思想和党的干部政策第23-24页
        2、担任公职是公民的基本权利第24页
        3、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第24页
    (三) 我国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研究的必要性分析第24-27页
        1、完善行政问责制的内在要求第25页
        2、优化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选择第25-26页
        3、加强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第26-27页
三、我国被问责官员复出现状及原因分析第27-37页
    (一) 我国被问责官员复出现状第27-31页
        1、我国被问责官员复出相关法律法规现状第27-29页
        2、我国被问责官员复出实践现状第29-31页
    (二) 我国被问责官员复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1-33页
        1、被问责官员复出成为惯例第31-32页
        2、被问责官员的无痛复出第32页
        3、被问责官员复出程序不透明第32-33页
    (三) 被问责官员复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37页
        1、被问责官员复出相关法律不健全第33-34页
        2、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具体架构不完善第34页
        3、被问责官员复出相关配套机制不完善第34-37页
四、完善我国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建议第37-44页
    (一) 完善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原则和思路第37-39页
        1、完善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原则第37-38页
        2、完善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思路第38-39页
    (二) 加强被问责官员复出的法律体系建设第39-41页
        1、明确规定复出条件第39-40页
        2、明确规定复出职位第40-41页
        3、明确规定复出程序第41页
    (三) 完善我国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相关配套机制第41-44页
        1、完善被问责官员复出的监督机制第41-43页
        2、完善违规复出的责任追究机制第43页
        3、完善被问责官员复出回应机制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治化进程中的信访制度重塑
下一篇:台湾生态道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