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悬挂论文

某乘用车液压减振器热特性建模与仿真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课题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减振器机械阻尼特性第11-14页
        1.2.2 减振器热特性第14-16页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减振器热-液-固耦合数学模型的建立第18-34页
    2.1 建模基础理论第18-22页
        2.1.1 流体力学知识第18-20页
        2.1.2 工程传热学理论基础第20-22页
    2.2 减振器热-液-固耦合数学模型的建立第22-34页
        2.2.1 减振器产热过程的数学模型第22-32页
        2.2.2 减振器传热分析及其热力学建模第32-34页
第3章 减振器的热-液-固耦合仿真分析第34-58页
    3.1 AMESim 软件介绍第34-39页
        3.1.1 AMESim 平台介绍第34页
        3.1.2 AMESim 软件库介绍第34-39页
        3.1.3 AMESim 仿真一般流程第39页
    3.2 基于 AMESim 建立减振器的热-液-固耦合模型第39-47页
        3.2.1 搭建减振器热-液-固耦合模型的草图第39-41页
        3.2.2 子模型的选取第41-42页
        3.2.3 关键参数设置第42-43页
        3.2.4 运行仿真及试验验证第43-45页
        3.2.5 温度升高对阻尼特性及密封件的影响第45-47页
    3.3 减振器关键参数对减振器平衡温度的影响第47-57页
        3.3.1 加载方式的影响第47-49页
        3.3.2 结构参数的影响第49-54页
        3.3.3 液压油属性参数的影响第54-55页
        3.3.4 外界环境的影响第55-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行驶状况下减振器热特性的模拟与分析第58-70页
    4.1 路面不平度随机激励时域建模第58-63页
        4.1.1 路面不平度随机激励的频域描述第58-60页
        4.1.2 路面不平度随机激励时域描述第60-61页
        4.1.3 路面不平度随机激励的求解第61-63页
    4.2 1/4 汽车两自由度系统振动模型第63-69页
        4.2.1 1/4 汽车两自由度系统第63-64页
        4.2.2 1/4 汽车两自由度系统的仿真模型第64-69页
    4.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5.1 全文总结第70-71页
    5.2 研究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胎体有限元模型离散化的轮胎侧偏及侧倾特性建模研究
下一篇:基于MSP430的汽车胎压监测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