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区域规划论文--中国区域规划论文--农村乡镇规划论文

河湟地区土族村落景观研究--以互助县土观村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1 为河湟地区土族村落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第10-11页
        1.2.2 为河湟地区传统村落的建设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第11页
        1.2.3 改善土族村落村民的生活质量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第11-13页
        1.3.1 国外聚落景观研究第11-12页
        1.3.2 国内聚落景观研究综述第12页
        1.3.3 对河湟地区聚落的研究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3页
        1.4.2 实地调研法第13-14页
        1.4.3 归纳分析法第14页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4-16页
        1.5.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5.2 技术路线第15-16页
2 河湟地区土族聚落研究第16-34页
    2.1 河湟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第16-20页
        2.1.1 自然地理特征第16-17页
        2.1.2 人文特征第17-20页
    2.2 土族的发展与文化资源概况第20-26页
        2.2.1 土族的历史沿革第20-22页
        2.2.2 土族的文化资源第22-26页
    2.3 土族聚落的整体空间结构第26-28页
        2.3.1 聚落选址第26-27页
        2.3.2 聚落之间——边界及其文化意义第27-28页
        2.3.3 聚落内部——封闭内向的生活方式第28页
    2.4 土族民居建筑第28-31页
        2.4.1 平面布局第29-30页
        2.4.2 空间结构第30页
        2.4.3 室内设施第30页
        2.4.4 建筑装饰第30-31页
    2.5 土族聚落景观成因分析第31-33页
        2.5.1 自然因素第31-32页
        2.5.2 人文因素第32页
        2.5.3 社会因素第32-33页
    2.6 小结第33-34页
3 互助县土观村概况及整体景观特征第34-48页
    3.1 互助县概况第34-36页
        3.1.1 地理区位第34页
        3.1.2 建制沿革第34-35页
        3.1.3 自然条件第35页
        3.1.4 人文概况第35-36页
    3.2 五十镇土观村概况第36-39页
        3.2.1 地理区位第36-37页
        3.2.2 自然条件第37页
        3.2.3 村落的形成与发展沿革第37页
        3.2.4 人文概况第37-39页
    3.3 村落整体空间景观特征第39-46页
        3.3.1 村落的选址特点第39页
        3.3.2 村落的空间形态第39-40页
        3.3.3 村落的物质空间构成要素第40-45页
        3.3.4 村落的整体景观特色第45-46页
    3.4 小结第46-48页
4 土观村景观层次特征分析第48-70页
    4.1 民居建筑单元第48-60页
        4.1.1 土族庄窠的院落布局第48-54页
        4.1.2 松木大房第54-56页
        4.1.3 门楼第56-60页
        4.1.4 屋顶第60页
    4.2 从建筑单元到巷道空间第60-64页
        4.2.1 街巷的平面布局第60-61页
        4.2.2 街巷的断面形态第61-63页
        4.2.3 街巷的侧界面与底界面第63-64页
    4.3 从巷道空间到节点空间第64-69页
        4.3.1 打麦场——活动中心第65页
        4.3.2 古堡——文化中心第65-67页
        4.3.3 土观寺——神礼中心第67-68页
        4.3.4 巷道节点空间第68-69页
    4.4 小结第69-70页
5 土观村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第70-82页
    5.1 土观村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现状第70-72页
        5.1.1 土观村传统景观保护现状第70-72页
        5.1.2 土观村景观开发现状第72页
    5.2 土观村的发展优势与面临挑战第72-75页
        5.2.1 村落发展优势第73-74页
        5.2.2 村落景观保护与发展面临的挑战第74-75页
    5.3 土观村景观保护与发展原则第75-77页
        5.3.1 整体保护原则第75-76页
        5.3.2 多元一体的文化传承原则第76-77页
        5.3.3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77页
        5.3.4 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第77页
    5.4 土观村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第77-81页
        5.4.1 制定保护规划与相关法规第78页
        5.4.2 科学规划,提高物质空间质量第78-80页
        5.4.3 探索与村落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产业发展途径第80页
        5.4.4 当地民众参与,共同传承传统文化第80-81页
    5.5 小结第81-82页
6 结语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5页
个人简介第85-86页
导师简介第86-87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植物园规划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植物园为例
下一篇:高速铁路简支梁桥车桥耦合振动仿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