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3-34页 |
1.1 杂草的发生与危害 | 第13-16页 |
1.1.1 我国水稻田杂草的发生与危害 | 第13页 |
1.1.2 黑龙江省水稻田主要杂草种类与群落组成 | 第13-14页 |
1.1.3 水稻田萤蔺生物学特性与危害 | 第14-16页 |
1.2 杂草休眠及其解除方法 | 第16-17页 |
1.3 杂草化学防除现状 | 第17-23页 |
1.3.1 我国杂草化学防除现状 | 第17-18页 |
1.3.2 黑龙江省水田杂草化学防除现状 | 第18-22页 |
1.3.3 化学除草所面临的挑战 | 第22-23页 |
1.4 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 | 第23-32页 |
1.4.1 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 | 第23-28页 |
1.4.2 杂草抗药性检测方法简介 | 第28-30页 |
1.4.3 杂草抗药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30-32页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2-3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4-4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34-36页 |
2.1.1 供试种子 | 第34-35页 |
2.1.2 供试药剂与仪器 | 第35-3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36-39页 |
2.2.1 萤蔺种子休眠特性及其解除 | 第36页 |
2.2.2 萤蔺对4种除草剂敏感性的测定 | 第36-37页 |
2.2.3 不同除草剂对萤蔺不同生物型酶活性的影响 | 第37-39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39-4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0-62页 |
3.1 萤蔺种子休眠特性及其解除 | 第40-48页 |
3.1.1 不同贮藏条件对萤蔺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40-45页 |
3.1.2 化学药剂对萤蔺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45-46页 |
3.1.3 机械摩擦处理对萤蔺种子休眠的影响 | 第46-47页 |
3.1.4 不同处理方法对解除萤蔺种子休眠效果的比较 | 第47-48页 |
3.2 萤蔺对4种除草剂敏感性的测定 | 第48-56页 |
3.2.1 利用琼脂法测定萤蔺对4种除草剂敏感性 | 第48-51页 |
3.2.2 利用整株法测定萤蔺对4种除草剂的敏感性的测定 | 第51-55页 |
3.2.3 比较琼脂法和整株法测定萤蔺对除草剂敏感性 | 第55-56页 |
3.3 除草剂对不同生物型萤蔺酶活性的影响 | 第56-62页 |
3.3.1 丙草胺和2甲4氯对不同生物型萤蔺POD酶活性的影响 | 第56-58页 |
3.3.2 丙草胺和2甲4氯对不同生物型萤蔺CAT酶活性的影响 | 第58-60页 |
3.3.3 吡嘧磺隆和苄嘧磺隆对不同生物型萤蔺ALS活性的影响 | 第60-62页 |
4 讨论 | 第62-67页 |
4.1 不同处理对萤蔺种子休眠的影响 | 第62-63页 |
4.2 黑龙江省萤蔺对4种除草剂敏感型的分析 | 第63-64页 |
4.3 不同除草剂对不同生物型萤蔺酶活性的影响 | 第64-67页 |
5 结论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