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僵尸网络模型研究与分析 | 第15-27页 |
2.1 僵尸网络的工作机制 | 第15-17页 |
2.2 僵尸网络模型研究 | 第17-21页 |
2.2.1 基于IRC的C&C模式 | 第17-18页 |
2.2.2 基于HTTP的周期轮询模式 | 第18-19页 |
2.2.3 基于P2P的非中心化模式 | 第19-21页 |
2.3 典型僵尸网络机理分析 | 第21-26页 |
2.3.1 Sdbot | 第21-24页 |
2.3.2 Torpig | 第24-25页 |
2.3.3 Phatbot | 第25-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基于HTTP僵尸网络攻击模拟平台分析与设计 | 第27-42页 |
3.1 设计目标 | 第27页 |
3.2 攻击模拟平台需求分析 | 第27-30页 |
3.2.1 总体需求分析 | 第27-29页 |
3.2.2 控制端需求分析 | 第29-30页 |
3.2.3 受控端需求分析 | 第30页 |
3.3 攻击模拟平台工作流程设计 | 第30-35页 |
3.3.1 平台总体流程 | 第30-33页 |
3.3.2 控制端工作流程 | 第33页 |
3.3.3 受控端工作流程 | 第33-35页 |
3.4 攻击模拟平台功能设计 | 第35-39页 |
3.4.1 平台总体功能设计 | 第35页 |
3.4.2 控制端模块功能设计 | 第35-36页 |
3.4.3 受控端模块功能设计 | 第36-39页 |
3.5 数据库设计 | 第39-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基于HTTP协议僵尸网络攻击模拟平台的实现 | 第42-59页 |
4.1 攻击模拟平台开发环境 | 第42页 |
4.2 受控端与控制端通信实现 | 第42-43页 |
4.3 攻击模拟平台控制端实现 | 第43-46页 |
4.3.1 控制命令模块 | 第43-45页 |
4.3.2 用户管理模块 | 第45-46页 |
4.4 攻击模拟平台受控端实现 | 第46-54页 |
4.4.1 信息窃取模块 | 第46-48页 |
4.4.2 屏幕截取模块 | 第48-49页 |
4.4.3 网页欺骗模块 | 第49-51页 |
4.4.4 恶意软件推送模块 | 第51-52页 |
4.4.5 系统操作模块 | 第52-54页 |
4.5 攻击模拟平台测试 | 第54-58页 |
4.5.1 测试环境 | 第54页 |
4.5.2 测试方案 | 第54-55页 |
4.5.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55-57页 |
4.5.4 测试结论 | 第57-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