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分则中罚金刑数额设定的分析研究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5-10页 |
一、背景 | 第5页 |
二、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第5-6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6-10页 |
(一) 古代的罚金刑 | 第6页 |
(二) 当代的罚金刑 | 第6-10页 |
第二章 罚金刑数额的设定 | 第10-29页 |
一、分则条文的具体规定 | 第10-24页 |
(一) 各章节适用情况 | 第10-14页 |
(二) 各对象适用情况 | 第14-20页 |
(三) 各模式适用情况 | 第20-24页 |
(四) 各数额适用情况 | 第24页 |
二、罚金刑数额的设定模式 | 第24-29页 |
(一) 概括式罚金刑 | 第25-26页 |
(二) 数值式罚金刑 | 第26-27页 |
(三) 比例式罚金刑 | 第27-28页 |
(四) 日额罚金制(周额罚金制)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罚金刑设定应遵循的原则 | 第29-34页 |
一、立法的原则 | 第29-31页 |
(一) 明确性原则 | 第29-30页 |
(二) 罪刑相适应原则 | 第30-31页 |
(三) 适应经济发展原则 | 第31页 |
二、司法的原则 | 第31-33页 |
(一) 犯罪情节 | 第31-32页 |
(二) 犯罪人的支付缴纳能力 | 第32-33页 |
(三) 当地的经济水平 | 第33页 |
(四) 以贪利为动机的犯罪 | 第33页 |
三、法律体系的原则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现行立法规定中的弊端 | 第34-38页 |
一、刑法总则对罚金刑的设定幅度过于模糊 | 第34-35页 |
二、概括式罚金刑的适用率过高 | 第35页 |
三、数值式罚金刑幅度没有与自由刑相对等 | 第35-38页 |
四、单位犯罪的罚金缺乏数额幅度 | 第38页 |
第五章 我国立法完善的建议 | 第38-43页 |
一、协调概括式罚金刑的比例 | 第39-41页 |
二、考虑犯罪人的经济状况 | 第41-42页 |
三、明确罚金刑与自由刑的对等关系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