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影响DEM精度因素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DEM简化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原始地形采样密度对DEM分辨率的影响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 论文组织 | 第16-17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2章 研究方案 | 第18-25页 |
2.1 研究采样密度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 第18-19页 |
2.2 DEM精度评定的方法和不同地形下简化精度的比较 | 第19-23页 |
2.2.1 DEM精度的评定方法 | 第19-21页 |
2.2.2 不同地形下简化精度的比较 | 第21-23页 |
2.3 实验方案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实验数据与实验处理方法 | 第25-39页 |
3.1 实验数据与实验样本容量的确定 | 第25-26页 |
3.2 地形简化方法的介绍 | 第26-29页 |
3.2.1 最大Z容差法 | 第26-27页 |
3.2.2 骨架线约束法 | 第27-28页 |
3.2.3 奇数倍等间隔均匀采样法 | 第28-29页 |
3.3 实验数据处理流程 | 第29-38页 |
3.3.1 实验区域的裁剪 | 第30页 |
3.3.2 地形平均坡度的计算 | 第30-31页 |
3.3.3 地形特征的提取 | 第31-35页 |
3.3.4 奇数倍等间隔采样点的提取 | 第35页 |
3.3.5 不规则三角网的构建 | 第35-36页 |
3.3.6 不规则三角网与规则格网的转换 | 第36页 |
3.3.7 RMSE的计算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9-63页 |
4.1 简化方法、采样密度、地形形态与高程精度关系分析 | 第39-49页 |
4.1.1 高程精度随采样密度的变化趋势 | 第39-41页 |
4.1.2 极限精度的变化趋势 | 第41-42页 |
4.1.3 不同方法间极限精度的比较 | 第42-49页 |
4.2 基于精度等价的对比分析 | 第49-57页 |
4.2.1 基于特征的简化方法和均匀采样的对比分析 | 第49-53页 |
4.2.2 基于精度等价的采样密度分析 | 第53-57页 |
4.3 基于特征的简化方法的合理采样密度分析 | 第57-62页 |
4.3.1 最大Z容差法的合理采样密度分析 | 第57-59页 |
4.3.2 骨架线约束法的合理采样密度分析 | 第59-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3-66页 |
5.1 总结与结论 | 第63-64页 |
5.2 讨论与不足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